星島日報 09/4/2015 校長與領袖同「恒」 陳裕光:先走要走的路,才走想走的路 嘉賓:陳裕光博士 主持:何順文校長、許栢倫 日期:二○一五年四月四日 本集的嘉賓是大家樂集團主席陳裕光博士。他於加拿大取得城市規劃碩士,曾在當地和香港擔任專業規劃師工作,其後加入岳父經營的家族快餐飲食集團,將之發展成分店超過五百間、員工超逾二萬名的上市飲食王國。自從二○一二年退下行政總裁一職後,陳裕光專注發展自己創立的傳承學院和其他個人發展,望協助華人家族企業找出成功世代相傳之道。 家訓包容弱勢 學習勤奮穩重 陳主席唸喇沙書院時對將來未有具體計畫,最大的得着是經常當義工。他是「聖母軍」的成員,不斷探訪弱勢人士,後來擢升至秘書、副會長和會長,埋下了擔當領袖的種子。 家庭的教導對陳裕光影響最深遠,尤其是母親的教誨。從母親身上,陳主席懂得學會做人要「內方外圓」,堅持原則與底綫之餘,待人處事也要圓滑些,易地而處。另外,母親也經常指出「律己寬人」,包容弱勢,培養出同理心。 陳主席認為自己年輕時當苦學生勝在勤奮,在加拿大的護老院兼職和在火車廂上洗碗,暑期工都要做兩更。唸本科要修雙學位,碩士論文也多做一份,他作風沉穩,希望藉雙倍努力而獲得應有的回報。 管理中西合璧 細心聆聽顧客 談到領袖之道,陳主席指出務實之餘,也要務虛,剛柔並重。做領袖需要一人分飾多角,要像火車司機般具備紀律,準時執行;要像醫生般診斷病徵,對症下藥;要像漁夫般具有冒險精神,藉機行事;要像農夫一樣擁有耕地之後,思考如何提升生產力。陳主席也奉行「僕人式領導」的風格,結合中西管理哲學,希望集思廣益取得共識之餘,也學會西方的法治精神和制度建立。 陳主席主理大家樂時,一直抱持「做足一百分」的理念。首先,要員工工作開心,從而令顧客快樂,股東利益放在最後。所以他不時以顧客的身分光顧旗下餐廳,更和顧客直接交流。他根據《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書的啟發,掌握「先付出後回報」的理念,了解盈利是優質管理和服務的副產品。 於大家樂任職已逾二十五年,陳主席經歷不少經濟及政治風波。他早於公司的年報中指出要「轉危為機」(Turning crisis into opportunities),利用每次的危機藉以固本培元,推進業務,如於經濟逆轉時,買店鋪或訂立更長的租約,以至建立廠房。他引用李嘉誠的說話,人家拋出一個檸檬,就不要先想着檸檬的酸,而是要將檸檬變成檸檬茶,藉以帶出以正面態度看待事情的道理。 生命影響生命 期望留下痕迹 不論在個人和企業上,陳主席都希望如星巴克創辦人所言「留下痕迹」(Leave your marks)。在飲食業上,他希望改變行規和提升人們對餐飲業的看法:過往餐飲業是品流複雜,今日餐飲業是受人尊重的行業。另外,二十年前大家會認為快餐是青少年去的地方,但現在的客群已經擴闊了,白領至一家老幼都會光顧。個人方面,陳主席希望做到以生命影響生命,因此藉自己的人際網絡和知名度,致力於幫助有抱負的青少年創業,推動他們上新台階。 談到年輕人創業,讀書時曾做過洗碗工的陳主席呼籲年輕人先在前綫工作,獲得實際操作和待人接物的經驗,要培養對前綫員工的同理心,這對日後創業幫助很大。 傳承講求放手 追夢還須努力 何校長指出大家樂不但是飲食業的翹楚,而且可能是大中華家族企業傳承的典範,由家族不同成員成功接班。陳主席說,傳承要成功,必須顧及交接雙方。交的人要願意放權,抱有插秧往後行的心態,為將來的播種準備,因此捨得放手。接的人都有他自己的抱負,都希望能夠轉化,找到自己的價值。正因中港台三地的家族企業均會於五至十年內到接班高峰期,陳主席創辦了傳承學院,累積華人地區的經驗智慧,幫助下一代將企業發揚光大。他直言家族企業本身是一個矛盾,因為企業強調理性,而家庭是個較感性的地方,要解決矛盾,關鍵在於準接班人的家庭教育,從小灌輸家訓、理念,甚至家族歷史,強調和諧團結。此外,也可以效法外國傳賢不傳親,讓傳承多了個途徑。他笑言,很多企業家都怕「富不過三代」,但其實傳承需要及早小心計畫,就能將財富傳逾三代。 陳主席點播了Frank Sinatra的《My Way》,因為當中的歌詞表達了他人生旅途做過的多個選擇,包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移民潮中回流香港,其後又由政府工轉至自己家族企業任職,在飲食業退下來之後又創辦了傳承學院,至今的人生算是多采豐盛。陳主席深信,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做足準備就可以像歌詞所言,選擇自己的路,退下來的時候也感到順暢和不帶半點遺憾。 喜歡閱讀的陳主席正在看兩本書,第一本是關於永續經營,他對日本、德國和法國擁有過數百間百年老店感興趣,希望將當中的智慧帶到內地。第二本是有關永續領導力的《Leadership Sustainability》,他分享了當中的四點:終身學習、聚焦專注、做事要有抱負和責任感,還有時間管理。 陳主席總結自己的人生,指出人要先走要走的路負上責任,才走想走的路,否則就會迷失。他也享受「由無到有」的樂趣,營商時秉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道理,不斷創新和提升自己。此外,也要調控自己的心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目標,這樣才可以造就快樂的人生。他的常青秘訣就是「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盡量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最後,陳裕光主席呼籲年輕人不應放棄夢想,但須緊記夢想是長遠的,短期是需要拼搏和勤奮,因此不可只顧留在夢想的階段。何校長對陳主席的分享深有同感,特別認同所有企業領袖都必須先為顧客創值,才能為股東增值,並要不斷創新以提升行業和社會價值。青年人要作好準備才能作出選擇。 恒生管理學院與新城電台合作《校長與領袖同「恒」》節目,校長何順文教授每周邀請一位傑出領袖,與聽眾分享寶貴成長與成功領導經驗,提升年輕新一代的視野與價值觀。節目逢星期六上午十一時於新城知訊台FM997播出。歡迎瀏覽www.hsmc.edu.hk 重溫。歡迎提供意見,請電郵至cpao@hsmc.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