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ct100 27/2/2015 何順文 - 君子校長 林雪瑩 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在高等教育界工作了30多年,從教書的學者到行政管理,到今天致力推動高等教育的領導,他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實踐自己的理念。  「我是一位直言無諱的抗叛者,對某些事有自己的堅持。在這所學校我能做我想做的事。」 工作價值不在於收入 生於基層家庭,小時在公屋長大,何順文卻從不追求物質生活。以前想唸社工系,中學時已做社區導師,後來獨闖到美國升學並做過不少勞動兼職。因文化和語言的關係選讀了管理學副修心理學,最後還做了商學院的院長。雖然沒有成爲社工,卻無損他對社會的關愛。 「我對名利成就看得很淡,只需要平凡簡樸的生活,也絕少作金融投資。但我不甘於只做自己的事,希望以微小的力量去改變社區。人要懂得關心別人,也要懂得開放自己讓別人關心,釋放自己,跟人建立互動的關係。如果我們缺少了這個感覺就很糟糕。」 中學時期,他與一班互相鼓勵扶持的同學,經常討論社會問題,對他一生有很大影響。 他每次轉工,從來不過問薪酬,更加不會討價還價;也從不主動爭取升職機會,一切基於對人的信任。  「如果上司給你十個任務,你便去盡力做好十二個任務,世界是公平的。」 他的事業發展很平穩,人生也沒有甚麼大起大跌,皆因時常保持正面的心態,默默耕耘,從不怨天由人。 他認爲現在自由市場發展很不平衡,社會變得很功利,欠缺人文關懷,太追求短線名利,少談共羸,長遠不能持續發展,這在幾次的金融風暴中都暴露了問題。 「社會對成功與競爭的看法偏差了,物質雖然豐富了,但人際關係與快樂和諧卻差了,社會慢慢走錯方向,很多紛爭。世界現在是過度生產與消費,我主張簡樸平實的人文生活,從自己做起。」 他本身是位會計師,本來可以賺取很好的收入,可是他選擇了意志自由,不爲工作妥協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工作最重要的是產生價值,那價值不一定是錢,可以是一種感覺,或令世界更美好。很多人於工作中拿到好的收入,卻找不到真實滿足感。這樣的工作,產生的價值是虛擬的。」 以顧客爲本賺取利潤 做學術研究之餘,何順文覺得最重要是如何回歸人文社會,如何用博雅教育的精神去開放年青人的思維,帶領他們批判社會價值和追尋有意義的生活。 「人的社會不需要很複雜,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可以像村莊內農民的生活一樣簡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後把最好的農作物跟人分享,村內不需要什麼規條。做喜歡做的事,跟別人分享,就是快樂之源。社會發展越複雜,出路卻越模糊,因為花了太多精力和時間去競爭和賺快錢。」 他很反對企業用公司股權獎勵高管,這只會鼓勵員工更貪婪和分心,本末倒置,忘了企業最重要的是爲顧客和社會創造價值。當顧客的需求被滿足,盈利自然會升。他認爲企業要回到根本,爲顧客生產真實的價值,而非以公司股價爲本。只要做好本分,公司自然能賺錢。 如何去實踐和推廣這個理念? 在社會的層面上,他透過課程設計、教學、公開講座、寫作,展示案例,去教育學生、大眾和影響企業。在個人的層面上,他以身作則,關注環保,注重人文關懷和博雅精神。 「每次跟學生的接觸都是一個思想交流機會,你跟他的對話可能會改變他一生的價值觀。雖然有時跟工商界的朋友講這些會有點格格不入,但我還是會跟他們分享。」 社會問題是商機 何順文認爲,每一間牟利企業都應該製造社會效益,因爲社會效益能使利潤最大化。社會效益不會妥協利潤,因爲很多社會問題本身都是商機。 「社企只是一個短暫過度的模式,社企的存在,只因主流企業未發揮到社會效益。任何企業都應該以社會效益爲核心業務, 有社會價值的東西才可以持續,那時侯就不用太多社企的存在。」但當然這是一個長遠理想。 他積極去改變主流企業,鼓勵他們同時製造利潤和社會效益,以解決社會需求爲本,利潤才能最大化。 「主流企業如果能創新,抓住市場優勢 ,創新慢慢變成行規,便能改變整個行業生態和公民社會的質素,不需要政府立法干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主流企業是最大的經濟體,不應只停留於CSR做捐獻慈善 。股東不一定同意捐獻給慈善機構,因爲始終會影響利潤,但如果業務能爲社會增值而同時賺錢,全世界都會鼓掌。」 他認爲每間企業都應該有至少一個社會創新的項目,同時謀利和解決社會問題。香港主流企業需要更多創新去影響生態、行規和制度。 何校長的理念也透過恒管展現出來。學校注重可持續性、企業社會責任、商業道德等範籌。恒管看來平實的校舍新建大樓最近就獲得高教界的首個環保建築白金大獎。新大樓的傢俬和內牆裝飾大部份是竹造的,除了達到最高的環保標準外,竹更是一個君子象徵。 「竹的節氣、堅毅、正直、生命力,是學校追求的價值。我們嚮往成爲一所 ‘君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