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15/12/2014 小型私立博雅型院校在香港的角色 何順文校長 講者:何順文教授(恒生管理學院校長) 首先,恭喜灼見名家網站的開幕。很多記者朋友都問我香港跟澳門的大學有何分別,這或者可以遲一點再討論。今天我要說的是小型私立博雅型院校的角色在香港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無疑,香港高等教育有一定基礎與優勢。經過多年發展,香港擁有八間受UGC資助院校,亦有八間政府認可頒發學位的自資學府。香港社會的教育制度成熟良好、師資優良及國際化、學術水平高、院校管治體制較完善、充份學術自由,與世界各主要教育體系緊密連系、兩文三語環境、與國際認可與排名等等。 但香港院校亦有一些基本弱點或生產因素局限。這包括本科學額嚴重不足、財政來源過份倚賴政府、欠缺捐獻文化,例如利用民間的智慧和資源貢獻教育,這方式在香港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跟香港這般成熟的國際金融社會地位,並不相配。再者,公校自資課程的濫開、私立院校發展的被忽略、公校發展過份受制於撥款當局(教資會)、缺乏土地興建校舍及宿舍、缺乏本地研究生及缺乏傳統中華教育文化價值特色等等。 再者,本港傳統院校的精神文化與內涵也一直在質變,近年傾向偏重國際聲名與資源規模競逐多於教學育人,着眼科技而輕人文價值,漸漸忘卻大學之本。要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優勢,必須同時着重硬實力與軟實力,並要解决當前的政策、制度、文化及人為的障礙。 私立院校的興起與突破 香港本科教育以往主要由公立高等院校所提供,但自2000年起,發生了基本的變化。在2000年9月教統會在其《21世紀的教育藍圖》報告中建議政府應鼓勵現有私立專上院校經適當評審後升格為大學,報告指出發展私立大學能提供一途徑讓社會所有界別為高等教育出資獻力,造福學生,當中有一個名詞非常重要,就是「所有界別」。「所有界別」指的不但是政府,還有民間的力量、智慧、資本都是可以拿出來貢獻香港的教育。 除了樹仁學院在2006年獲準升格為香港首所認可私立大學外,私大在21世紀的前十年的發展差不多為空白。為擴大學士學額而不動用額外公帑,港府於2009年推動所謂教育產業與地區內教育樞紐,除了讓受資助院校招收更多非本地學生及以自資方式開設更多 top­up 學士課程,政府根據《專上學院條例》(第320章)批地和貸款來鼓勵更多民間辦學團體開辦經評審自資學士課程,推動日後升格為私立大學。私立(或稱自資)院校的興起,打破了以往香港專上教育由公立院校主導的局面。 無疑,私立大學在環球高等教育普及化上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以彌補公立大學的不足。在東亞地區,私立大學(私大)成為提供高教的主力。例如在台灣、日本和南韓,私大數目佔當地高教院校總數的五成以上。相對公校,美國很多頂尖的院校都是私立,特別是小型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畢業生的成就最傑出。但在香港,私立院校卻只是剛起步,發展遠遠落後形勢。政府強調的雙軌發展模式有待急起直追。 自2000年陸續有珠海、恒管、東華、明愛專上、明德、能仁等主要開辦學士課程的私立院校按上述《專上學院條例》註冊成立 (另外還有公立的公大及 VTC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 THEi,也算是自資性質,但並非私立)。這些私立院校大多已建立了大學體系的雛型,也有明確計劃與時間表申請正名為大學。他們以自資形式每年提供合共近7000個政府認可的學士學額(令總入學率從18%升至約24%),以減輕本土學生升學壓力,和提升社會公平與流動性。私立院校可補充香港所需的人力資源,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協助走向知識型經濟。 大學本科教育主要是非牟利的公益事業多於能產生經濟回報的行業。私立院校負有公共責任照顧社會利益,加上本科教育成本極高及確保素質,不應也不容易成為產生經濟回報的行業。也由於本地生學士學額及學生住宿仍嚴重不足,未能吸引更多外地生來港,因此香港高教仍遠遠談不上所謂賺外滙的教育產業。 香港長期依靠公帑資助大學,私立院校的發展相對較遲,影響力亦較少,社會人士對其角色仍亦欠缺足夠了解。針對目前研究型大學過份着重科研、規模、競爭和排名的流弊(及需檢討的成本效益),新興的私立院校正要改變這些偏差的現象。加上私立院校制度有較大自主空間和較自由靈活,如有足夠資源和政策配合,可帶來更多高素質課程與教學創新,與公立院校錯位發展,填補現有資助院校發展上的不足,也可給學生家長一個不同的教育模式選擇。但作為國際高教樞紐,香港只有高水平的私大才有存在的價值,因此素質保證最為重要。 小型博雅院校補公校不足當今很多所謂研究型大學主要的問題包括:過分重視學術研究,輕視本科教學及與其結合;研究過分偏重科技,缺少人文內涵;師生關係傾向隔膜疏離,缺乏對學生在課堂外的個別指導;及學生未能將課堂內學習與課堂外生活相結合。 在這種環境生態下,很多本科生未能培養成為一個整全的人。除專業硬知識與技能外,學生缺少在自我探索、批判性思維、溝通、人際關係、道德判斷力、及社會責任感的培育。很多大學畢業生缺乏人文關懷及未能成為能悲天憫人的世界公民。 現代的本科教育,除了顧及畢業後就業外,更多的要為年輕人準備未來多元出路與未來一生的生活。換句話說,他們必須有深層學習和21世紀可轉移的核心能力(如語文、溝通、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應變、自學、創新、團隊合作等等),而非單一專業技能。 除了專業外,我們希望年輕畢業生成為一個具自省力、人文關懷、感恩、滿足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一個人。 20至30歲決定一生 我覺得現在較少人提及學生個人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以外,是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啓蒙。很多研究曾提出,一個人一生最大的影響,取決於他能夠在20至30歲的時候,找到一個好的啓蒙導師。如果能夠在這段時間形成一個自己的價值體系,對學生將來一生的決定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希望辦一間小的院校,把教授能夠將教學及學生的個人發展放在首位,我們希望大部分的學生可以住在校內,建立一個住宿式書院的氣氛,學生畢業後仍然可以跟老師維持一個亦師亦友的關係。很多的院校因為太注重科研,要老師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之外,會比較吃力。我希望找到一個教育模式,不需要太多的專科,或是研究課程,能夠全心全意做好本科教育,希望這個新的模式能夠給香港學生多一個新的選擇。 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就是針對上述問題的一種模式,也是我認為本港新興私大應考慮採用的本科教育主要手段。新私校應小心分析究竟香港欠缺哪類型的大學教育而加以配合。我認為研究型及綜合型也已過多及有其流弊,私校大不應走類似方向。私立院校規模較小,啓發個別學生成長反而更有效。因此博雅教學型私大應在香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博雅教育的特色 根據美國學院與大學協會(AACU) 的定義,21世紀的博雅教育為一教學手段, 以賦權學生及培育他們能應付復雜、多樣性及轉變的環境。除主修研習外,它提供學生廣闊博通知識 (主要為人文、 社科及科學),協助學生發展所需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及上述的其他可轉移能力,並可在真實情境應用這些知識能力。這種教學育人理念期望畢業生能追求具鼓舞、有意義的工作和生活目標。現代博雅教育也包含一組信念、價值及規範,以確保教師對學生在課堂內外的個人化關顧與啟發,對啟蒙釋智工作付出無私的投入和奉獻。美式小型博雅學院(又稱文理學院)就是針對龐大研究型與綜合性大學的弱點,特別着重小班教學、校內住宿生活、教師課堂外對學生個別指導、與緊密師生及同窗關係等見稱。這些院校一般為私立及不超過幾千學生,主要提供文社理與小量專業前課程,以營造一個具濃厚人文意識和熱烈學術討論氣氛的共同學習社區。學生由於大部份住宿校內,更容易在這種小型社區內認識自己及同儕,投入校園生活及建立終生受用的人際網絡。這與地區內大多院校追求精專及規模效益的做法截然不同。雖然小型博雅學院的畢業生數量相對規模龐大的綜合性大學並不多(在美國只佔全數本科畢業生的4%),但他們佔美國最成功社會領袖的比例卻偏高。北美很多優秀的學生(及其家長)更喜歡選擇這些小型博雅書院入讀。落實博雅方向的一些條件香港大多大學一窩蜂走向研究導向型,追求規模與排名,博雅教育的發展一直被忽略, 加上家長學生欠缺認識, 成效很有限。新興的私立院校如要落實博雅教育,有幾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與基本條件可以總結如下: 一、集中四年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比例甚低。 二、規模較小,學生不超過幾千人,強調小班教學。 三、通識或共同核心課程不可少於總學分的三分之一,重視獨立思考與語文溝通。 四、教師着重教學及學生個人發展多於學術研究,其聘用、續約與升等皆基於此原則。 五、緊密師生關係,教師重視課堂內外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師生成為終身的亦師亦友。 六、大多學生及部教師住宿校內,學習與生活全時間結合,建立住宿式書院氣氛。 七、關心環球問題,達到中西文化融合的理想,思考文化傳統的持續發展。 八、重視人文意識與視野,有濃厚社區感。 九、設立獨立研究科目,讓學生自訂課題,自行找導師,發揮自主求學精神。 當然,博雅教育是一個理想,包含很多本科教育的最佳方法與元素。它不是一個絕對的區別定義,而只是一個程度的問題。不同院校可因應自己的發展階段、條件和限制,盡量採納上述的理念和方法。 香港的新興院校應推動經改良適合自己的博雅教育,使大學生變成為社會的精英。在參考國際經驗的同時,應吸取中華傳統教育價值的精華,作適當的調整與適應,以填補西方大學模式制度文化的不足。恒生管理學院就是採用經修訂的「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嘗試為香港高教創出一條新路向。總結而言,香港需要更多高素質非牟利的私立大學,以補助公立大學的不足和帶來良性競爭,也可給學生、家長與教師多一個不同的教育模式選擇。香港高教長遠目標應使公營和私營院校有機結合,共同促進香港成為亞洲地區的教育樞紐,並具國際競爭力的卓越高教中心。但要公私營大學有效結合,自資院校必須堅持高素質及對教學育人有一使命感,政府必須給予更多的資源與政策支持,而社會大眾亦要加以鼓勵扶助,把私立大學做大做強,造福香港。 問答環節 問:香港有不少的批評說多間大學都太注重課程和教室傳授的內容,差不多等同於中學的延續。請問校長們是否認同這個問題的存在以及需要如何改正? 答:我最近看完一本書,叫做《卓越的羔羊》,講述一班很優秀的學生進入很出色的大學,他們從來不問自己為何做一件事情、不去反思所做工作的意義。這是文化的影響,就像我們從小學、中學直到大學、研究院,接着出來找 主題: 教育 [1] 工作,謀求好的職位,我覺得很多傳統的文化是需要我們大膽去面對並且去做一些反轉的工作。除了在課堂裏的傳統學生是很被動地背誦、考試、拿成績,我反而覺得其實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關注、啟發與啟蒙很重要。有時候一句話、一兩句提醒,專注地去關注一個學生,興許只是雙眼的對視交流就能啟發到他/她,燃點他/她的夢想、希望和潛質。我相信除了在課堂內,在課堂外真心地關注學生的成長的必要性。我剛才提到,20到30歲是關鍵的發展階段,好的啟發去刺激學生,有一顆開放的心,開放的思維,是比課堂內的教學更重要的。我覺得我們可以除了正式課堂的教學,可以再做多一些。我總是提到香港的硬指標,例如科技方面,是非常不錯的,但很多東西在排名裏是衡量不出的,反而我覺得這是我們整體提高香港的高等教育的機會。 整理:郭思蔚、羅源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