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新報 3/2014 何順文:恒管可影響香港高等教育生態 恒生管理學院第二任校長何順文3月履新。過去曾於港、澳幾間公立大學服務的他首次投身私立高等教育,對恒管的未來發展滿懷願景,希望透過其一系列的管治理念,包括推行博雅教育、小班教學、本科實習和研究計劃等,打造「恒管成為一間優越的私立大學。」 擁有多年港澳大學教研和管理經驗的何順文,對香港高等教育頗有微言:「現在香港還是嚴重缺乏認可的學士學位課程。很多適齡又合資格的學生未能升讀大學,這是香港的遺憾。」 何順文解釋,現時香港每年有一萬多名學生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資格,卻因為學位不足而無法入讀大學,引致社會不公。而自資高等教育課程也只提供五、六千個學位,難以滿足社會需求,以致入讀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的競爭非常激烈。 大學學額不足是港遺憾 雖然特區政府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增加副學士衍接大學的學額,及資助本港學生到外地大學讀書,但何順文直言,本地認可的學士學位課程仍嚴重缺乏,主要是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因而造成社會不公和低流動性。 何順文說,政府目前的政策是提供土地及一筆過建設金貸款,吸引辦學團體辦私立大學,通過私立大學增加學額,利用自資院校提高本地學生的大學入學比例。」他認為,由於整體學位數量不足,未來幾年大學學位依法緊張。 平衡制度與自由建優質私校 何順文過去一直服務於公立大學,他認為辦好私立大學取決於資金、制度和質素三者的平衡和保證。何順文解釋,私校營運資金主要來自學費和籌募善款,政府補助只佔很小部份,財政相對獨立。而私立大學制度靈活,相比公立大學較自由,受政府規限較少,有機會作更多創新。另外,公立和私立大學均追求卓越質素,但質素高低則受影響於前兩個因素。何順文說,「如果資源和制度有良好管理,且小心平衡制度與自由的關係,強調辦學社會責任,確保為學生提供優良質素的高等教育,應是私立大學營運的關鍵。」 何順文對私校的前景很樂親,還以美國為例介紹當地資源充沛、制度自由的私校都是全美最好的大學,「只要辦學理念清晰、有充足資源,加上自由靈活創新的制度,就能辦好私立大學,某方面來說甚至可以辦得比公校好。」 教育育人最重要 何順文對恒管推行小班教學甚為讚賞,更提出重視本科教育和學生個人成長應成為學校優勢。他指出現時部分本地公立院校過分著重科研,對本科教學欠重視,老師與學生溝通不夠,遠離教育本質,加上本地私立大專院校的發展並未成熟,因此他對恒管的未來很有信心,「在香港辦私立大學是一個新突破,我們不一定追求一些硬指標而是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生修養身上,給家長和學生多一種教育選擇。」何順文更強調,「恒管正扮演個很重要的角色,建立以優質本科教育為主的私立大學,開拓香港高等教育新模式,從而影響香港高等教育生態。」 何順文相信,恒管推行的小班教學模式,是與學校規模相匹配的教學實踐。他說:「美國最優秀的院校規模都較小,小班教學能令師生聯繁更緊密,有助學生建立人際關係。雖然小班教學要求學校在教師和設備上投入更大,但他希望日後在資源容許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小班教育作為恒管優勢,讓老師在課堂內外給予同學更多照顧和關心。 何順文更提出,未來可以在恒管加大推行本科實習和研究計劃,由老師直接指導同學實習或做研究,「儘管這對學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責任,但好處是可以讓同學早點得到實際經驗,有助他們成熟和認識真寶世界,也可讓同學領會與人相處的技巧。」 「博雅+專業」可成恒管特色 何順文主張「博雅+專業」的教學模式,即以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為基礎發展專業學習。何順文指出這種模式的意義,在於以通識課程擴闊學生視野,令學生思考更多社會問題,增強人文意識,參與社會服務。作為一名企業管治專家,何順文認為管理科目也十分重要,「香港是一個商業主導的社會,而管理科目能訓練學生的領導、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不論主修科目是什麼,恒管學生均要修讀通識和管理科,這是香港其他大學沒有的,恒管是香港現時唯一必修通識和商管課程的大專院校。」 至於課程設計,何順文建議恒管「不像其他院校什麼都有或以科研為主」,而是集中發展有特色的專業,學校現時已有四個學院和十個獲評審課程,將來或會增加香港缺少而又有恒管特色的科目,增加其綜合性。」 何順文指,這種模式的好處是不只訓練同學去工作,而是給予同學核心的、可轉移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培養學生一生受用的思考和創新方法,栽培他們成為能自省、講誠信、有自信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對於同學普遍關心的住宿和國際交流,何順文認為這些都是「博雅+專業模式的一部分,目的是增強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跨文化經驗。 冀學生兼備夢想與實力 通過幾次與學生接觸,何順文有感恒管同學比想像中更成熟、更包容。何順文也發現:「有同學會因為未能入讀公立大學而自信不足」,但他鼓勵同學一定要有自信心:「這裡的學生入讀時成績未必最好,學校也不一定挑選成績最好的學生,無論同學進來時起點如何,學校都希望能幫助同學在畢業時實現銳變。事實上,在社會發展得最好的人未必是成績最好的。」 在何順文心中,年輕人最重要是有夢想。他計劃會投放更多資源進行小班教學,鼓勵老師直接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潛力和興趣,為學生發展自我提供空間,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何順文有信心學校能幫助同學增值,亦強調學生自己應注重增強實力。他說:「在職場上,老闆憑半篇文章和十五分鐘的匯報已知你的水平,這是很實在的技能。」所以他直言並不太追求學生排名或得獎,而是希望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溝通技巧和待人處事的水平,因為這些才是他們離校後賴以生存的核心能力。 望將普世價值帶到內地 何順文一直在國內外兼任多份社會公職,當中包括河南省政協委員。他澄清「我作為學者,完全沒有任何政治聯繫和商業利益,但我們始終要與中國內地保持一種互動聯繫。」他憶述當年被河南大學聘為榮譽教授。也是自費買機票到當地授課。後來獲委任該省政協委員,作為一個純諮詢機構,也只會每年一次在教育、文化和環保課題上作討論和提意見,並無任何權力。何順文不擔心學校被指「染紅」,還提到若未來校務太繁忙,他或會考慮放下政協工作。 何順文認為,與內地官員或中層管理人溝通,可以讓內地人認識自由資本主義制度,認識民主,認識很多事情都有制度和操守。他說,「我每次與當地中層聊天都可以影響他們的價值觀,這是很好的溝通機會。每次培訓,我都會介紹我們的價值觀和普世價值,潛移默化,希望中國會改革和改善。J他還認為,反貧、社會責任、商業道德等很多價值觀可以通過交流傳遞給內地年輕人,讓他們認識香港的制度,進一步影響內地新一代的思維。何順文很坦然地對記者說,「我想現在沒有一個人可以跟內地完全分離,但我是一個獨立學者,亦不會涉及其他角色和利益。」 贊成學生參與社運 何順文認為「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和社會運動,關心社會,爭取公平公義,是一件好事。J 何順文明言贊成學生參與社運,他說「曾撰文支持學生參加社運,但社運有很多定義比如社會服務與社會創新也是其中一種,又如歷史上很多大學生都參加過爭取中文合法化的運動」。他還表示,「我堅持校內每一位老師和同學有絕對空間和自由,總之你不違法規,我一定確保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J他鼓勵同學對每一個富爭議的問題都要獨立思考正反兩面論據,要正面積極提出改革意見。 甚麼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在世界各地又被譯為素質教育、人文教育等。博雅教育不同於專業教育或專才教育,它是一種通才教育,通過傳授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提供人文訓練,培養學生成為知識淵博和具有優雅氣質、人文素質的人。嶺南大學前校長陳坤耀曾解釋博雅教育的宗旨是要教導人「學識廣博,生活高雅J。目前,在港台和歐美地區均有大學推行博雅教育。而美國不少規模較小的優質大學都探用博雅教育,如著名的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與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