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香港國際鼓手節與「文藝在恒大」於2021 年 10 月 29 日在香港恒生大學舉行了亞太區鼓手比賽2021頒獎典禮。這次比賽於線上進行,吸引了來自亞太區20多個城市的122個參賽單位參加,分享和交流鼓樂的造詣與技巧並角逐多個獎項。在頒獎典禮上,大會宣布並頒發獎項予不同組別的得獎者。亞太區鼓手比賽2021頒獎典禮已於 2021 年 10 月 31 日在 HKDrumFest Youtube 頻道錄播,歡迎按此重溫頒獎典禮。 國際知名鼓手Anika Nilles女士擔任比賽的其中一位評判。 典禮上播放得獎者的鼓樂表演錄影片段。 香港得獎者於典禮上領獎。
(只提供英文版)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attend the Global Humanities Initiative (GHI) colloquium Shall We Play? Cultural References for the Current Debate:Date: 28 Oct 2021 (Thu)Time:…
2021年10月15日2020年成立的香港恒生大學榮譽學院為本地大專院校第一所榮譽學院,於2021年10月15日舉行學員啟動禮,正式迎來第二屆學員,並展開他們三年跨學科的學習課程。16位來自不同學系的二年級本科生經過嚴格選拔加入榮譽學院,並在啟動禮中承諾珍惜榮譽學院給予的機會,以成為具出色學術表現、關懷本地及世界群體、擁有國際視野及對社會有承擔的未來領袖為目標,為本地及全球發展貢獻。在啟動禮中,第二屆學員獲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何順文校長,以及一眾高級管理層、學術和行政人員的祝福和支持。鄭慕智博士於典禮上引用老子的智理名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勉勵學員勇於跳出舒適圈,珍惜機會。何順文校長亦勉勵新學員既跟隨前人步伐,亦開展個人領域,例如鼓勵他們像榮譽學院第一屆學員參與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本年度的典禮更以不同儀式展現主題 -「承傳」。典禮開始前,六位第一屆學員包括林雯佳同學、叶淑琳同學、梁冰誼同學、李昊昕同學、鄭欣樂同學及丁婥姸同學透過以「體驗性學習」、「學術成就」、「聯繫與團結」及「探索專業領域」為題的展板,向來賓展示在榮譽學院第一年精彩旅程。第一屆學員吳思穎同學以優美琴聲為典禮掀開序幕,而方顥庭同學為第一屆學員製作了專業而感人的回顧短片,進一步突顯「承傳」的主題。隨後,來賓一同見證第二屆學員接過由各位第一屆學員簽名的榮譽學院制服,象徵第一屆學員對第二屆學員的關愛與祝福。此外,各學院院長和副院長代表整體榮譽學院的學術院使,向新一屆學員贈送世界地圖和百科全書以表誠摯的祝福,期望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展現國際視野和卓越學術能力。除學術院使外,專業院使對榮譽學院也同樣重要,保險業監管局行政總監張雲正先生、恒生銀行分行網絡業務主管袁妙齡女士,以及新加入的院使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博士更親臨典禮支持。活動中,袁女士與她的學員陳子俊同學和陸婉琳同學作出分享,提點學員要主動把握每個學習機會。而由第一屆學員鄧嘉豪同學則以激昂的鋼琴表演,帶起典禮的最後高潮。榮譽學院院長符可瑩教授,以及副院長鍾可盈博士和李德芬女士向新學員頒授榮譽學院徽章,而他們已充份準備迎接榮譽學院的培訓,積極強化不同技能,以為社會建設出力及成為具領袖才能的國際公民。 香港恒生大學副校長(機構發展)暨榮譽學院院務委員會聯席主席方永豪博士、院長符可瑩教授、副院長李德芬女士及鍾可盈博士,聯同榮譽學院第一屆學員慶祝第二屆學員加入學院。 何順文校長及榮譽學院院長符可瑩教授致送紀念品給專業院使。 (左起)張雲正先生、袁妙齡女士、何順文校長、符可瑩教授、盛智文博士 五所學院的院長及副院長致送紀念品給第二屆學員。(左起)陳允尤同學、商學院院長李海東教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院長巫耀榮博士、翻譯及外語學院副院長陳嘉恩博士、何本怡同學。 16位獲選本科生正式成為榮譽學院的第二屆學員。 第二屆學員從第一屆學員手中接過簽名的榮譽學院制服,寓意承傳學員之間的團結精神 。(左起)鄭欣樂同學及丁婥姸同學(第一屆學員代表)、曾樂瑤同學及陳信諺同學(第二屆學員代表)。 榮譽學院第一屆學員吳思穎同學以鋼琴演奏《Lullaby》為啟動體揭開序幕。 榮譽學院第一屆學員鄧嘉豪同學以激昂的《加勒比海盜》一曲為典禮謝幕。
香港恒生大學對前校董會主席鄭慧敏女士逝世深表哀痛,並向鄭女士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校方衷心感謝鄭女士擔任校董會主席期間,盡心竭力領導、支持及貢獻大學發展。我們深切悼念鄭女士。香港恒生大學哀啟2021年10月15日
2021年9月21日「文藝在恒大」在中秋節當日中午,為大學師生帶來了香港舞蹈團的精彩表演。舞蹈團全新編排的《舞•尋萬象》為首次公開演出,十多位舞者以優美的舞姿和互動交流的表演形式,引導觀眾欣賞舞蹈藝術,探索如何以身體去表達意念,領略舞蹈中「形、意、境」之美。《舞•尋萬象》吸引了近二百位師生出席,他們都表示非常欣賞舞者的表演和節目編排,也提升了他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與興趣。
【文藝在恒大】將為大家帶來《大自然之回響》日本押花藝術 — 夏妙然博士作品展。詳情如下:日期:9月30日至10月30日(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除外)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7時地點:恒大利國偉教學大樓地下藝術廊夏妙然博士將出席於9月29日(星期三)下午5:30 舉行的展覽開幕禮,歡迎恒大師生參與。押花藝術押花藝術取材大自然的元素,將花朵、花瓣、葉子和其他有機材料,經過各種壓制技術,製成乾燥和平面的材料,以創作完整的圖畫。中國和日本一直沿用這種工藝,據說早在16世紀,日本武士就以研修押花藝術,作為提高集中力、耐力以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手段。摩納哥嘉麗絲王妃曾習押花藝術,協助推廣押花藝術至世界各地。夏妙然博士夏妙然博士是資深創意傳媒人,在香港大學主修日本研究,亦是日本全國押花藝術協會押花及麗乾花導師。她的作品於世界各地主要的押花比賽屢獲殊榮,部分得獎作品會在是次展覽展出。查詢:arts@hsu.edu.hk
【文藝在恒大】在中秋節當日中午,為大家帶來香港舞蹈團的演出,從中領略舞蹈「形、意、境」之美。演出更包含導賞及互動元素,引導參加者欣賞舞蹈藝術,及探索以身體去表達意念的無限可能。《舞•尋萬象》舞蹈演出(包含互動元素)日期 : 2021. 9. 21(二)時間 : 12:45 – 13:45地點 : 恒大利國偉教學大樓2樓演藝廳免費節目,請按此報名參加。香港舞蹈團宣傳預告片 **學生出席可獲 1 iGPS 單元/ECA 時數,同時有機會獲得香港舞蹈團《九歌》經典舞劇門票兩張。 今年的中秋節,就輕輕鬆鬆,中午來看一齣賞心悅目的專業舞蹈表演,過一個妙曼圓滿的佳節!
2021年7月14日香港恒生大學環球人文學先導計劃舉辦的專題講座「冇得去旅行有幾遺憾?」於2021年7月14日圓滿舉行。專題講座邀請到三位來賓主講,包括王劍凡博士、關灝泉先生(白水)及陳成軍先生,而環球人文學先導計劃的多位成員,包括曹虹教授 、許焯權教授、陳嘉恩博士、蔡曉瑩博士及林子鈞博士亦一同出席。講座中,諸位嘉賓講者分享了個人旅遊見聞,深入討論了旅行在消費享樂以外的深層意義。在全球疫情及各種旅遊限制下,嘉賓與講者反思了旅行怎樣豐富旅行者的生命,亦為繁忙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舒緩喘息的空間。出走到陌生的外地讓旅行者感受到各種文化差異,更加了解外面世界以及旅行者自身。百多位網上觀眾的投入參與也讓當晚的討論更為熱烈,多個提問和留言都使專題講座的互動更加知性深刻。 嘉賓關灝泉先生(白水)、王劍凡博士、陳成軍先生及主持人陳嘉恩博士 (左起) 陳成軍先生、林子鈞博士、許焯權教授、蔡曉瑩博士、方梓勳教授、曹虹教授、陳嘉恩博士、王劍凡博士和關灝泉先生(白水)
2021年5月28日山即是心,咫尺之外有森林。活在擠逼的都市之中,回頭一望,我們往往就能發現,其實山林幽徑近在咫尺。香港自然的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城市、郊野兩者密不可分,邊界模糊;我們總是不知不覺走進大自然裡,而大自然的動物又不知不覺間來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地方。「文藝在恒大」於2021年3月16日至5月29日期間,在利國偉教學大樓地下大堂舉行《咫尺森林你我牠》葉曉文作品展。葉曉文是香港作家及畫家,愛好自然郊野,近年投身自然書寫,出版著作包括:《尋花—香港原生植物手札》、《尋花2》、《尋牠—香港野外動物手札》、《尋牠2》及短篇小說集《隱山之人in situ》。她亦為2019年荔枝窩梅子林村藝術活化計劃之壁畫策展人。《咫尺森林你我牠》展出近20幅葉曉文的水彩作品,呈現香港野外動物的面貌。她渴望以文字與畫,頌揚大自然的奧妙,拉近人類與動植物之間的關係。 香港南海溪蟹 葉曉文作品展 展覽在利國偉教學大樓地下大堂舉行。 活動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