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香港恒生大學今日舉行2023-24學年新生入學禮,歡迎約1,700位本科新生及海外交流生。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有人擔心科技進步將取代大量勞動力,甚至影響他們的生計。但他認為人工智能無法像人類一樣推理和思考,「人類的思維不單是邏輯性的,也是通過感知和抽象直覺形成。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尚未做到學習、模擬或數碼化人類的一些特質如情感、哭泣、觸覺、味覺、嗅覺、慾望及意志。真正使人類獨特是我們的靈魂(Soul)或自我意識,而靈魂是不能運算或程式化。因此,學生必須提升自身獨特的人文素質,培養個人價值觀和可轉移技能,成為具靈性和負責任的世界公民,能夠自信地面對未來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並獲得滿足感。」 何校長深信恒生大學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能培育學生五項核心人文素質(5Cs),即明辨思維、創造力、人際溝通和協作、人文關懷和持續主動學習,而這些素質和態度都是人工智能難以取代的。 何校長亦勉勵新生好好善用恒生大學提供的學習機會和資源,例如參與海外交流、實習、服務學習、獨立專題研究、藝術和體育活動、住宿書院生活和追求創新精神等,這些經驗能協助他們擴闊視野、發掘潛能和建立個人價值。 恒生大學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署理會長李博義致辭時表示,大學生是一個美好的身份,擁有創造新世界的能力。他勉勵新生應為自己計劃每一步,對所做的每個決定負責,並盡情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創作,在過程中面對及超越自己。  何校長致辭(文字完整版,只有英文):https://bit.ly/3Et87yJ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與一眾新生合照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強調學生必須提升自身獨特的人文素質,培養個人價值觀和可轉移技能。 恒生大學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署理會長李博義鼓勵新生應計劃每一步,對所做的每個決定負責。

今日是香港恒生大學新學年開學日,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許溢宏教授、署理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署理學生事務總監詹斯聰先生,以及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署理會長李博義走訪校園不同地方,向學生送上新學年祝福,並派發健康小禮品,包括蘋果汁及能量棒,希望他們時刻保持身心健康,能量充沛,開展豐盛的校園生活。 恒生大學管理層走訪校園不同地方,向學生派發健康小禮品。 恒生大學吉祥物「恒恒」歡迎同學回校

親愛的恒生大學同學:在2023-24年的第一個教學日,我衷心歡迎大家回到校園,特別是新加入恒生大學這個大家庭的1,700位本科生和約600位研究生。祝願大家在恒生大學有一個愉快和充實的學習旅程。請按此觀看我的歡迎視頻!

香港恒生大學獲李家誠博士透過李兆基基金慷慨捐贈二千萬港元,用於支持恒生大學的校園和學生發展。恒生大學及李兆基基金於2023年8月25日舉行支票致贈儀式,雙方出席的代表包括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博士、副主席林高演博士、李徐子淇女士、恒生大學籌募及捐款委員會兼恒生大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潘燊昌博士、校長何順文教授,以及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李家誠博士以及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一直重視本地年青人發展,鼓勵創新思維。李博士在儀式上表示:「推動創新一直是集團的核心理念,而年青人就是香港的未來,所以我們一直支持年青人發揮創意,持續創新,以迎合全球數碼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今次我支持恒生大學興建全新大樓及成立學生基金,希望為學生提供充足空間和鼓勵更多有才華的同學。我一直相信,年青人充滿無限可能,他們嶄新的意念將會帶領城市持續發展。恒基地產會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繼續提供適切的機會和空間,致力培育青年及推動創新。」何順文教授致謝辭時表示,「李家誠博士是商界翹楚及備受敬重的社會領袖,他確信年青人要不斷裝備自己,以應對當前急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並鼓勵他們探索世界,拓闊視野。李博士對恒生大學的慷慨捐獻定必能啟發及激勵下一代領袖。」是次捐款將會用於支持恒生大學興建「創意人文館」,此大樓預計在2023年底竣工。新大樓的興建正是配合大學一向致力提昇創意人文教育質素,以應付學生人數增加及教學設施不敷應用的情況。「創意人文館」內的多功能數碼工作室將命名為「李家誠創新實驗室」,以表彰李家誠博士對恒生大學的支持,致力培養學生「用數碼說故事」技能。這筆捐款也會用於設立三個不同的學生基金,分別為「李家誠交流及海外實習獎學金」、「李家誠創新獎」及「李家誠學生經濟援助計劃」,通過各種活動和經濟援助實現恒生大學幫助學生蛻變成長的願景。 (左起)香港恒生大學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校長何順文教授、籌募及捐款委員會兼恒生大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潘燊昌博士、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博士、李徐子淇女士、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副主席林高演博士及恒基地產執行董事黃浩明先生。

香港恒生大學於2023年8月15日及24日分別為高年級新生及一年級新生舉行新學年的恒大迎新日。今年的主題為「HSUnity」,Unity意指團結一致、上下一心。HSUnity 即象徵恒大師生,將於未來的大學旅程與你結伴同行。活動共有超過1300名學生及教職員參與,透過豐富的活動安排,一同迎接新學年。迎新日由署理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致歡迎辭揭開序幕。符教授以「第二個家」形容恒大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鼓勵新生發掘個人興趣及熱情。「HSUnity」寄意新生應彼此尊重,擁抱及包容多元文化,培養面對逆境時所需要的心理,視各項校園生活經驗為學習機會,保持積極主動、思想開放的態度來迎接精采的人生。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其後為新生介紹大學的管理層成員,而署理學生事務總監左大偉先生就與兩位同學訪談,讓他們分享他們如何規劃精彩的大學生活,讓新生期待充實的新學年到來。現正就讀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四年級、活躍於不同的校內校外活動的Syreni,曾經投身電競行業成為選手,她抱著「去試」、「去玩」的心態重返校園,認為大學是學生投身社會前,擁有最大自由度及最多空間作出嘗試的地方,鼓勵同學認真體驗校園生活,發掘自己在恒大想做的事。另一位現正就讀哲學、政治與經濟(榮譽)社會科學學士(PPE)三年級、同時擔任PPE系會創會主席的Anson,則以「打機」作為「起莊」的比喻,由擬定攻略到蒐集所需道具,一步一步去實踐及執行計劃,並以「嘗試」及「試練」兩個詞語來貫穿這兩年的大學生涯。他鼓勵同學拓闊人脈,學習待人接物的技巧,為自己建立正面形象和口碑,一步一步的開拓自己未來的道路。開幕禮後,新生由高年級學長作為校園生活導師的帶領下,參與一連串有助他們加深認識恒大校園,以及建立人際網絡的活動,包括校園生活嘉年華、學生組織活動推廣及自助即影即有相片攤位,讓新生展開於恒大精彩難忘的新一頁。除恒大迎新日外,大學不同部門、學系、學生組織於8月及9月亦安排了各項迎新活動,包括學系迎新活動、學生組織迎新活動、迎新延伸活動等,以幫助新生更快適應及融入大學校園生活。恒大教職員及高年級學生於新學年將並肩與所有新生一起「結伴同行」。 恒大迎新日濟濟一堂 署理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及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歡迎新生及介紹恒大管理層 署理學生事務總監左大偉先生與兩位學生進行分享 參觀由學生組織安排的學生活動展 畢業球環節

2023年8月24日傳播學院分別於2023年8月15日及8月24日,為2023-24本科新生舉辦了兩場「不一樣的傳播學院」迎新活動。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歡迎辭,她表示傳播學院的課程充實且與時並進,為同學們提供不一樣的機會,為他們將來投身社會做好充分準備。她鼓勵新生們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盡情享受校園生活。在活動上,各課程主任亦詳細介紹了課程的修讀計劃、學術規條、暑期實習及畢業要求等重要資訊,幫助新生提前規劃自己的學習旅程。學院亦特別邀請了幾位高年級學生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實用貼士,一眾新生亦參觀學院的各項設施。 曹虹教授致歡迎辭。 傳播學院師生合照。

2023年8月30日由學生事務處(多元與共融)與教與學發展中心(教與學發展部)合辦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及個案分析工作坊」於 2023年8月30圓滿結束。本次工作坊由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先生領導,成功提升了教職員對於各種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類型、常見症狀和相關行為的認識。超過20名參與者更有機會分析和討論涉及大學學生案例,鄭先生亦就討論內容提供專業知識和指導, 確保參與者獲得實用的建議。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先生 教職員共同研討如何有效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2023年8月12日傳播學院於2023年8月12舉行2022-23年度顧問委員會會議暨教學工作研討會,邀請了學院及其三個課程的顧問委員、校外評核員及兼職講師,與學院教職員一同檢視學院在過去一年的發展,探討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會議先由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概述學院在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包括課程發展、學院活動、招生情況、學生獎項及對外合作等。由於與會者包括多名新任兼職老師,副院長趙應春教授逐一介紹每名嘉賓及教職員,讓大家相互了解對方的專業背景。嘉賓們其後分享了他們對教學、學院的機遇及其未來發展等議題的看法。學院的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本身均為企業要員或在其他大專院校擔任要職,他們均能從實際商業運作的角度出發,或以其他大學的優良做法作為參考,向學院提出不少有關教學質素及師生發展等各方面具啟發性的建議。在討論環節,與會者分別就四大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包括「新興科技如AI,包括ChatGPT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影響」、「如何促進本地和非本地學生的交流和融合」、「如何利用行業合作提升學院的籌款能力」及「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的競爭力」。與會者積極討論,並提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曹教授表示,學院有關的委員會將逐一討論及詳細考慮各項建議,以持續提升學院的教學質素及加強課程發展。 曹虹教授回顧學院在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 嘉賓與教職員積極討論及交換意見。 嘉賓與教職員積極討論及交換意見。 與會嘉賓與教職員合照。

2023年8月11日香港恒生大學(恒生大學)與稻苗基金會今日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餐飲業青年創業家計劃」支援青年在餐飲服務行業開拓新機遇,為有創業意願和具創意的年輕人提供專業培訓和相關資源,助他們實現創業夢。合作備忘錄由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主任暨商學院副院長(企業及商界聯繫)萬頴恩博士與稻苗飲食專業學會主席江志恒簽署,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聯同稻苗基金會義務法律顧問毛錫強律師見證;立法會議員梁毓偉議員亦應邀出席支持。恒生大學聯乘稻苗基金會的「餐飲業青年創業家計劃」,支援青年在餐飲服務行業開拓新機遇。恒生大學將向有創業意願和創意的年輕人分享專業知識並提供相關資源;稻苗飲食專業學會則因應計劃優勝者的創業模式,安排相關的業界專家提供專業意見和指導,在創業路上並肩同行,一起探索新機遇。計劃特設遴選機制,以確保所有創業者的申請都獲得公平、公正處理。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致辭時提及,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一向致力培育學生的創新及創業精神,並積極為他們提供創業機會及支援。是次合作可為恒生大學學生及有志於發展餐飲行業的初創企業及年輕人,踏出創業的第一步。稻香集團主席鍾偉平博士過往二十年來不斷致力提升餐飲業界的專業水平,對培育青少年不遺餘力。為支持是次活動,鍾偉平博士特別派出稻香集團新一代管理層鍾凌峰先生出席儀式,象徵文化精神的傳承。鍾凌峰先生指出,現時在香港創業需要面對種種挑戰及困難,感謝「稻苗基金會」發起是次計劃,並指會在各方面盡全力配合,幫助更多青年實現餐飲界創業夢。他表示:「營運方針、品牌定位等等深層次問題,都是年輕人和初嘗試創業者需要面對的長遠問題。『餐飲業青年創業家計劃』為優勝者提供的創業支援,有效而實在地協助年輕人創業。」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主任暨商學院副院長(企業及商界聯繫)萬頴恩博士認為,在創業路上,人脈非常重要。他感謝稻苗基金會安排餐飲業界專家培育有志創業的青年,探索新機遇,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將為青年提供寶貴的機會和指導。稻苗飲食專業學會主席江志恒致辭時表示,他非常感謝恒生大學支持,攜手推動「餐飲業青年創業家計劃」,支援青年發展餐飲事業,安排業界人士提供指導及營運建議,並開拓新機遇。梁毓偉議員一向積極參與青年事務發展,典禮上他勉勵青年創業家,指自己明白經營餐飲業面對的挑戰,期望政府正視傳統行業,包括餐飲業未來的發展,共同努力令青年有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恒生大學與稻苗基金會簽訂「餐飲業青年創業家計劃」合作備忘錄,支持青年在餐飲服務行業開拓新機遇。備忘錄由萬頴恩博士(前排左)及江志恒主席(前排右)簽署,並由何順文教授(後排左),聯同毛錫強律師(後排右)共同擔任簽署見證人。 備忘錄簽署儀式亦邀得餐飲界及各界代表出席支持計劃。

2023年8月17日教與學發展中心、人力資源處與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行政辦公室合辦的「新教學人員啟導課程2023」,於2022年8月16日及17日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啟導課程及講座,向新教學人員介紹恒大的教與學發展、行政架構及相關校園資訊。在首天的上午環節,先由教與學發展中心主任鄭家明博士為活動致歡迎辭,並向新任教職員介紹恒大管理層成員,以及邀請各學院院長介紹其學院,並逐一歡迎新加入恒大家庭的教學人員。校長何順文教授於活動當日跟大家分享了恒大的教學理念和最新發展。接着,分別由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許溢宏教授介紹恒大教研資助與支援及表現評核方法;署理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講述恒大的有效教與學方法和多元學生體驗;以及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簡介大學行政架構及與學生相關的教學支援等校園資訊。同日下午,教與學發展中心舉辦了「運用新興科技教學」的研討會,由教與學發展中心副主任(電子學習)何道森博士及虛擬實境中心高級系統工程師陳銘賢先生共同主持。何博士講解並示範如何將新興科技融入課程和教學方法。陳先生則介紹虛擬實境中心的發展和技術,以及闡述如何將虛擬實境相關技術應用於教學與學習體驗當中,並於研討會後帶領新教職員參觀虛擬實境中心。翌日,教與學發展中心舉辦另一場以「突破傳統課室教學:探索OBTL和創新教學法」為主題的研討會,並邀得教與學發展中心副主任(教與學發展)鍾可盈博士及副主任(服務學習)陳志明博士、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王亞美博士,以及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胡鎮浩博士分享以成果為本教學(OBTL)對於當今教育的重要性,並介紹相關的實用應用教學程式,以及探討如何在不同學科領域實踐以成果為本的成效。每年舉辦的啟導課程旨在讓新入職的教學人對大學有更深了解,並提供相關的教與學資訊,從而協助他們為學生設計具啟發性的教程。請按新教學人員啟導課程2023相冊瀏覽更多當日照片 為期兩天的「新教學人員啟導課程2023」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