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Two Guests Spoke in A Lecture on Tax Investigation A lecture was organis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in which two guests were invited…
2013年11月30日 金蝶 KIS 會計系統工作坊 (英文版)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nship skills, a series of Kingdee KIS Accounting workshops was held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23 Nov 20132013-14 年度職業導師計劃啟動禮 Student Affairs Office took great pleasure in hosting the Kick-Off Ceremony of the HSMC Careers Mentorship Programme 2013-14 on 23…
2013年11月21日 恒傳匯談(十五)多元訴求社會中的管治和政策制訂:運輸與房屋的經驗 「恒傳匯談」系列第十五場講座很榮幸邀請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 GBS, JP擔任主講嘉賓。張局長於講座中與學生討論運輸政策及青年人住屋問題。對於香港未來的長遠房屋策略,張局長認為市民大眾都認同要多建屋,但各區都不希望在自己的區域再增人口,以致覓地困難。張局長稱社會要思考願不願意為他人付出解決問題的決心。 對於有學生問及政府為何製造一個只有新界東北才有土地的印象,張局長表示,政府不是隨意收地,會經合適的程序審視,以往荃灣、沙田等新市鎮發展時亦經歷類似的爭議過程,如果有其他合適的土地,會檢視是否可用,會雙管齊下,解決香港土地不足的問題。張局長的演說與說明,大幅增進同學們對政府的運輸及房屋政策的理解。 張炳良局長於留名冊上簽名留念 張局長與傳播學院教授於會前交流 曹院長致辭 新傳系三年級學生張芷寧同學擔任司儀 張局長與同學分享運輸與房屋的政策和管治經驗 講座現場 張局長(中)與曹院長(左)及陳智傑講師(右)交流 新傳系同學踴躍發問 曹院長(左)向張局長(右)致送紀念品 …
2013年11月20日 學生在「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3」充當傳譯員 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辦的第三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於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香港舉行,十八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國際詩人和漢語詩人共聚香港,參與這一國際詩歌盛會。「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3」的主題為「島嶼或大陸」。 八名恒管翻譯學院學生於會上充當傳譯員。
2014年11月30日 畢業校友重遊母校 19位1984年畢業的校友於2014年11月30日(星期日)三十週年畢業紀念之際,重返母校聚首一堂,懷緬昔日求學時的美好回憶。出席校友包括袁景森先生、梁秀慧女士、陳啟明先生、陳志堅先生、陸永慈女士、麥惠美女士、李世佳先生、阮嘉儀女士、陳斌先生、江振國先生、張家義先生、林智告先生、蘇本善先生、何偉雄先生、李仲雲女士、林秀容女士、黃結嫻女士和盧卓光先生。 一眾校友非常高興能與何順文校長會面,並了解恒生管理學院的最新發展;何校長亦藉此機會與校友就學院動向及校友事務等事項交換意見,並邀請各位校友一同支持及推動恒管發展。校友對恒管的發展感到十分欣慰,將繼續支持恒管在不久的將來升格為私立大學。 校友於M座禮堂合照 校友袁景森先生向何順文校長致送感謝狀 校友與何順文校長於D座新教學行政大樓合照
2013年11月19日 恒傳匯談(十四)「追求快樂之道」 「恒傳匯談」系列第十四場講座有幸邀得現任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先生, GBS, JP擔任主講嘉賓。林先生以如何追尋快樂為題,向學生闡述如何得到快樂及人生意義。林先生於講座中大談「追求快樂之道」,又指「快樂」除了歡愉,亦包括投身參與和追求人生意義。對於被學生問到他於行會工作是否快樂時,林先生稱加入行會不是為物質或快樂,而是認為該工作具有意義。 另外,林先生與學生論述快樂人生時,以20 世紀初英國女性平權運動家Emily Davison、1950年代美國黑人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以及抗議巴士公司種族歧視的「現代民權運動之母」Rosa Parks等例子,鼓勵學生思考人生意義。 林煥光先生於留名冊上簽名留念 林先生與署理校長兼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及 傳播學院教授於會前交流 方教授致辭 曹院長致辭 新傳系二年級學生張雁晴同學擔任司儀 林先生與學生論述快樂人生 講座現場…
恒生管理學院圖書館 環境保護教育展覽及講座 為提高本校員生的環保意識,恒生管理學院圖書館於2013年11月18日至29期間,假座A座地下圖書館展覽區舉行環境保護教育展覽,主題為「竹子與21世紀」。 展覽運用了十二塊竹製展板,帶出竹子善於減緩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的寶貴信息。此外展覽亦全面地解釋了竹子眾多的好處,以及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貢獻。展覽列舉了中國、越南、印尼及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竹子建築物和以竹子為建材的室內設計,說明善用竹子建材非常環保;同時也展出恒管新建成教學行政大樓和康樂活動中心的圖片,包括圖書館、學校餐廳、教職員辦公室等,讓大家得悉校園以竹子作為樓宇內部建材和選用竹製傢具乃貫徹恒管的環保政府。因為與木材相比,竹材採伐需要的時間較少;與使用化石燃料為基礎的產品比較,生產竹製產品所需要的能源也較少。總而言之,竹子有助拯救自然環境、持續發展。竹子比一般樹木吸收較多二氧化碳、釋出更多氧氣。以竹材取代木材可減緩過度砍伐森林的步伐;種植可以竹子可減少水土流失,紓緩全球氣候暖化和減少自然生態危機。展覽會的高潮是11月28日下午3時至4時30分的「廿一世紀環保『竹』覺」講座,由譚天放先生發表演說,譚先生是恒生管理學院校園擴建委員會主席兼校董會成員,也是竹子運動及環境保護的倡導者。 為鼓勵參與,圖書館還舉辦了「竹子與環境效益問答遊戲幸運大抽獎」,讓參觀了竹子展覽並答對所有問題的教職員和學生參加大抽獎。幸運大抽獎吸引了87位熱心參賽者,其中47位答對所有問題,20位被抽中得獎,每人獲得一個由譚先生送出的竹製USB記憶體,譚先生也另外頒發竹製獎品給10個被抽中的講座出席者。 對於那些尚未到訪圖書館觀參觀次展覽的教職員和同學,本校欣然宣布展覽將先後移師到校園M座和D座教學行政大樓展出, 好讓大家能夠有機會繼續參觀。 譚天放先生為師生發表演說,題目為「廿一世紀環保『竹』覺」。 五十多名師生出席是次活動。 譚天放先生致送抽獎禮物給同學及教職員。 圖書館館長羅玉蓮女士致送紀念品予譚天放先生。 譚天放先生、恒管一眾教授及得獎師生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