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香港恒生大學與香港口述影像協會於3月29日舉辦「我講 ‧ 您聽 Talk2U — 口述影像社區服務計劃」,由恒生大學學生帶領來自香港復康聯盟的視障人士走訪校園各個角落,讓他們透過聲音和觸感「看見」恒生大學的綠色校園和設施。參與計劃的恒生大學學生完成了16小時與口述影像相關的培訓及籌備工作,並親自撰寫口述影像稿件。活動當天,學生帶領視障人士參觀恒生大學的住宿書院、利國偉教學大樓及道生廣場的石獅子等地點。透過學生生動的語言描述,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等感觀去探索校園氛圍,並建構想像中的校園圖畫。參與計劃的盧同學表示,透過是次活動,學會從視障人士的角度考慮他們的需求和感受,增強了自己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他又了解到視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挑戰,並學會如何更有效與他們交流和互動。他希望未來能繼續參與類似的義務工作,服務社區。 恒生大學的學生帶領視障人士參觀,讓他們通過觸覺感受大學校園內不同品種的竹子。 恒生大學的學生帶領視障人士參觀住宿書院,讓他們利用聽覺來認識竹製窗簾與百葉窗簾的分別。 恒生大學學生為視障人士介紹校園的可持續發展措施,讓他們透過觸感了解如何將有機廢物轉化為肥料。
2025年3月19日 香港恒生大學對著名國際企業家、大慈善家,以及熱心支持本校發展的李兆基博士逝世深感悲痛。李兆基博士是恒基地產集團創辦人,曾擔任集團主席兼總經理。李博士透過不同事業,包括房地產發展及其他業務,不遺餘力地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憑藉其遠見,李博士不僅改變了香港的面貌,也改善了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無數人的生活。除了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李博士亦熱心襄助本地及海外教育。恒生大學衷心感激李博士對本校的重大貢獻,包括於2018年透過李兆基基金的巨額捐贈,支持大學的策略發展。為感謝與表揚他對恒生大學和教育的貢獻,恒生大學特將其中一座大樓命名為「李兆基綜合大樓」,並在大樓內豎立全港首座李兆基博士的青銅半身像。恒生大學全體師生對李兆基博士辭世深感哀痛。大學承諾致力培育學生和社群具備明辨思維、創新力量、人際溝通及協作、人文關懷和持續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延續李兆基博士的精神。
2025年3月13日 香港恒生大學今日(3月13日)舉行45周年校慶暨香港恒生大學 – 基金10周年誌慶,超過400位賓客參加,包括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創辦人家族成員、捐贈人、商界和社會領袖、駐港領事、大學夥伴機構代表、校董會及校務委員會成員、教職員、學生和校友。恒生大學校董會主席施穎茵女士致歡迎辭時表示:「恒生大學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賦予學生追尋理想的能力。大學致力提供先進的教學設施、積極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推動不同創新項目及具影響力的研究,並在各方面獲得地區及國際認可,以應對社會的挑戰,貢獻社群。」今年亦是香港恒生大學 – 基金成立10周年,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特別感謝香港恒生大學 – 基金對大學發展的支持和貢獻,他說,基金成員的無私付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助他們在不同領域上茁壯成長。他表示恒生大學將繼續堅守誠信、韌力和協作等核心價值,砥礪前行,並與各界友好攜手推動大學的未來發展。為慶祝建校45周年,恒生大學將舉行一連串校慶慶祝活動,包括2025年9月於香港大會堂舉行的校慶音樂會、12月的綠色山遊,以及各院系部門舉辦的不同學術會議、展覽、比賽、嘉年華等,與師生、校友同享校慶喜悅。恒生大學亦特別設立「大學校史廊」,舉辦以「本立道生」為主題的常設展覽,透過相片、實物和各項紀錄,回顧大學的歷史和重要里程碑,展現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 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儀式由鄭慕智博士(左)、施穎茵女士(中)與校長何順文教授(右)主禮。 一眾主禮嘉賓於台上進行祝酒儀式,表達對恒生大學未來美好的祝福和共同努力的決心。 恒生大學各持份者歡聚同賀大學45周年校慶暨香港恒生大學 – 基金10周年誌慶
2025年3月8日 「領展大學生獎學金」嘉許禮於2025年3月8日舉行。恒生大學今年共有三名學生獲頒獎學金,分別是環球商業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二年級的江樂瑤及四年級的葉䛷沁,以及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三年級的王燕菲。得奬同學亦參與由領展舉辦的一場大型工作坊,與評審們及其他獎學金得主互動與交流,同時提升個人成長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左起)獲獎學生葉䛷沁、領展主席歐敦勤先生、江樂瑤以及學生事務處總監張佩思博士出席領展大學生獎學金嘉許禮。 於獎學金嘉許禮前,評審與獎學金得主一同參與工作坊。
2025年2月28日 香港恒生大學於 2 月 27 日和 28 日舉行共融節,宣揚多元文化共融精神,推動大學社群和大眾更理解與接納不同文化背景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人士。共融節邀請了來自 BEYOND Bollywood 的舞蹈團體,呈現印度古典舞和肚皮舞等多元文化藝術。舞蹈團體的少數族裔成員更分享他們的文化背景和移居香港後的生活點滴。活動亦設有一系列互動遊戲攤位、多元文化食品攤位、慈善義賣和手作工作坊,例如導盲犬介紹、印度手繪體驗、日本御守工作坊等。共融節不僅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更展現大學致力推動文化多樣性與社會共融的承諾,讓大學社群懂得更尊重與包容不同文化。 參加者透過一系列互動活動,了解多元文化和共融精神。 印度古典舞表演。
香港恒生大學將於2025年3月及5月透過ZOOM網上研討會形式舉辦2025學年高年級入學講座,詳情如下:日期: 3月26日(星期三)/ 5月27日(星期二)時間:下午3時30分 形式:透過網上平台ZOOM進行,登入詳情將透過電郵通知參加者。內容:大學及課程介紹、2025學年最新入學資訊誠邀有意入讀恒生大學二或三年級課程的轉校生、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畢業生參加。如你有興趣參加,請按這裡報名。如有查詢,歡迎致電3963-5710或電郵至 ugadmission@hsu.edu.hk 與教務處聯絡。
2025年2月27日 香港恒生大學將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以表揚他們於相關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對社會和恒生大學的貢獻。四位人士為:傑出心理學學者張妙清教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知名實業家鍾志平博士(榮譽社會科學博士)、演藝巨擘許冠文先生(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和國際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頒授典禮將於2025年6月3日在恒生大學校園舉行。四位榮譽博士簡介如下:張妙清教授張妙清教授是傑出心理學學者,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研究),現任中大心理學榮休教授,以及中大亞太研究所榮譽資深顧問。作為推動亞洲性別平等的先驅,張教授於1970年代末發起保護婦女運動,並於1980年代建立了首個社區婦女中心。她在中大成立了香港及大中華地區首個性別研究中心,並創辦性別研究課程。她曾擔任平等機會委員會首任主席,領導平機會進行一系列重要的基線調查,並在香港及內地的高等教育機構推動反性騷擾政策,以及在公共部門開展性別主流培訓。張教授發表了一系列重大研究項目,重點關注中國和亞洲心理學的進步、成長和發展,以及性別、平等和公眾觀念等方面的社會轉變。因應華人社會文化背景與西方有別,她開發出一套兼融本土文化、合適華人文化的中國人個性測量表,成為非西方個性測量的典範。她在多個專業協會中擔任領導職務,包括國際測量委員會、香港心理學會及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她曾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推動心理學國際發展傑出貢獻獎、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卓越科學貢獻獎,以及當選世界科學院院士。張教授曾出任不少公職,包括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主席,以及選舉管理委員會、市區重建局上訴委員團、香港愛滋病顧問局、香港政府婦女事務委員會等成員,並領導新生精神康復會多年,推動公眾身心靈健康。張教授獲委任為太平紳士,並獲頒大英帝國勳章和銀紫荊星章。鍾志平博士鍾志平博士是知名實業家,他是創科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也是鵬程慈善基金創辦人及主席。他現為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也是英國華威大學工程教授。鍾博士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及銅紫荊星章,並獲委任為太平紳士,又曾獲得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和傑出工業家獎。鍾博士熱心教育,由他創立的鵬程慈善基金一直積極支持不同地區的教育發展和相關工作。基金不單慷慨捐助香港各大專院校和中學,亦贊助學生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和外展訓練活動,另外還在內地設立助學金,以及於英國華威大學設立獎學金。為了擴闊學生的視野,基金曾先後贊助學生遠赴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等不同地區進行極地探索。基金近年與兩所本地大學設立鵬程青年工程師學苑及鵬程優才工程學庫,也與其他大學合辦支持科研人才培訓的項目,培養香港及大灣區的工程專才。基金更為基層及長期病患學童提供獎學金,鼓勵他們積極學習,迎難而上。基金亦非常關注香港老齡化的問題,開始投放資源在拓展老人服務的工作上,以改善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質素。鍾博士非常支持恒生大學,他不單捐資,也是恒生大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創始成員之一,並於2018年及2021年擔任恒生大學「紛FunD跑」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許冠文先生許冠文先生是香港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及演員,他的作品不僅改變了香港電影業,更被視為經典,備受推崇。許先生於1970年代初期與弟弟許冠傑共同創作並演出電視節目《雙星報喜》,大受歡迎。在1970和80年代,他執導並主演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喜劇電影,包括《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等,三度刷新香港開埠票房最高紀錄。於1990年代和2000年代,許先生繼續製作及演出自己的喜劇作品,並在國際上獲得認許。他憑《摩登保鑣》和《雞同鴨講》,分別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美國電影學院最佳演員獎。他又在第13屆烏甸尼遠東電影節榮獲金桑樹終身成就獎,並憑藉在《風再起時》的出色表現榮獲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24年,由許先生和黃子華領銜主演的《破.地獄》創下香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亞洲電影紀錄。基於對演藝行業的熱愛,許先生曾任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會主席,現為名譽主席。他曾獲頒世界傑出華人獎、香港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貢獻獎、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許先生獲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是首位藝人獲得此榮銜。他並曾在多個公共機構擔任公職,例如香港旅遊發展局。張維迎教授張維迎教授是國際著名的中國經濟學家,以倡導自由市場和企業精神而聞名。他現任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資深教授。他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聯合創辦人,又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和經濟學教授。張教授被評為中國自由市場的主要倡導者,也是企業理論和所有制改革理論的權威。他早年曾擔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研究員,在經濟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因1984年提出的「價格雙軌制」榮獲2011年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過去40年來,他專注研究企業家精神,發表大量文章、論文和書籍,改變了企業家在中國的公共認知。他對中國改革富有洞察力且具挑戰性的觀點被內地及國際媒體廣泛報導,並受到知名商業雜誌的關注。根據2012年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引文索引》,近10年來於管理學領域被引用最多的三本著作均由張教授出版。在經濟學引文排名中,他的兩本書分別排名第一和第六。張教授曾榮獲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經濟改革協會評選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位傑出人物」、網易財經「2013年度最有影響力經濟學家獎」等多項獎項。他的著作《重新理解企業家精神》入圍了 2025 年海耶克圖書獎。 張妙清教授 鍾志平博士 許冠文先生 張維迎教授
2025年2月27日 由教與學發展中心舉辦的「香港恒生大學創新計劃比賽」踏入十周年,今年比賽主題為「ESG在恒大」,透過一系列工作坊、講座及企業參觀,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如何實踐ESG框架,以及與校園相關的可持續發展措施。比賽的提案競賽及頒獎典禮於2025年2月27日舉行 。六隊入圍決賽的學生隊伍在提案競賽中,向評審團展示創新成果,最終由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三年級學生任賜恩、四年級學生何紫銘和高浚銘組成的隊伍ESGoGoal奪得冠軍及榮譽獎(口述提案)。是次比賽的優勝隊伍獲頒「李家誠創新獎」。此獎項由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博士,於2023年透過李兆基基金慷慨捐贈的二千萬港元中撥款,用於推動創新科技及青年發展。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主管于正人先生(左)頒獎予冠軍隊伍。 學生隊伍與評判、顧問和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嘉賓合照 。
2025年2月25日 香港恒生大學一連四日(2月25日至28日)舉行 「就業博覽2025」,吸引超過130間來自本地、大灣區及國際知名企業和政府部門參展,提供逾千個來自不同行業的就業及實習機會。此次博覽以「Shine Your Brightest」為主題,為僱主及恒生大學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平台,讓學生獲得第一手職場資訊,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在就業博覽開幕儀式上致辭時勉勵學生充分利用恒生大學各種學習機會和資源。他深信恒生大學學生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能夠憑著獨特優勢、專業知識和積極態度脫穎而出,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適逢2025年為恒生大學創校45周年紀念,何校長特別感謝各界對恒生大學的支持,並期望加強彼此的交流互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及招聘機會。是次就業博覽設多場面試工作坊、專題講座及校友分享,邀請行業翹楚及傑出校友分享最新職場資訊和職涯規劃,幫助他們深入探索不同的行業選擇,積極裝備自己,把握未來發展機遇。 就業博覽吸引逾130間知名企業及政府部門參展 (左起)學生事務處總監張佩思博士、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副主任何全穗女士、何順文校長、業界代表屈臣氏集團人力配置及人才體驗總監(亞洲)陳博浩先生及學生代表恒生大學學生會會長林霆騫先生共同主持恒生大學「就業博覽2025」開幕儀式。
2025年2月9日 香港恒生大學今年成立HSUHK Team,鼓勵大學社群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今日(2月9日),近150位恒生大學學生、教職員及校友組成HSUHK Team,參與香港馬拉松各級賽事,參與人數打破歷年記錄,展現恒生大學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毅力。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梁偉強博士等管理層均到場支持HSUHK Team成員。恒生大學學生組成的啦啦隊亦於賽道沿途為健兒打氣,充分體現大學社群的團結及凝聚力。恒生大學更安排按摩師於銅鑼灣運動場的恒生大學攤位為跑手提供按摩服務。 恒生大學管理層與一眾HSUHK Team成員及工作人員在銅鑼灣運動場前合影留念 恒生大學「啦啦隊」成員於沿途支持HSUHK Team成員,為他們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