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 2018 ROBOFEST 國際比賽頒獎禮由香港機械人學院主辦,恒管電子計算系協辦,於2018年7月10日在恒管圓滿舉行。 香港機械人學院連續三年帶領香港區優秀隊伍,參加由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Lawrenc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主辦的「2018 ROBOFEST 機械人比賽」。賽事於今年5月在美國舉行,同學發揮創意及才華,在 15 個國家合共 230 支隊伍近 1,000 位參賽者當中,脫穎而出,奪取佳績。他們不但發揮創意及團隊精神,亦藉此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交換製作機械人的心得。 (左起)恒管潘忠強教授、csl 香港移動通訊有限公司周銘成先生、香港機械人學院邱嘉俊先生、立法會葉建源議員及學聯旅遊 – 學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黃明煒女士 獎杯 周銘成先生頒發獎杯給其中一支得獎隊伍。 潘忠強教授頒發獎杯給另一支得獎隊伍。 得獎隊伍與頒獎嘉賓為獲取佳績,感到欣喜。

2018年6月5日 恒管於201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公佈一項名為「消費者碳標籤:開發飲料商品的供應鏈產品碳足跡和消費者碳指標」的研究報告。研究項目其中一項活動是恒管聯同環保促進會於今年年初進行的消費者問卷調查,探討香港消費者對碳足跡及碳標籤的認知,共1,000位受訪者回答問卷內79條有關碳足跡及碳標籤範疇的問題。問卷調查主要量度消費者對減碳方面的認知、準備度及行為意向,並量度社會影響的程度。研究亦制定消費者碳指標,對以上範疇進行量化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約60%受訪者並不清楚產品的碳排放,但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他們對氣候變化的責任比製造商及政府為低。接近85%受訪者願意多支付5%或以上價錢購買低碳飲品,以減少一半碳排放。 消費者問卷調查由恒管研究團隊負責,成員包括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黃彥璋博士和蘇子堅博士,以及市場學系陳芳怡博士,他們與環保促進會何惠萍女士攜手合作。 此外,由研究團隊進行的另一項實證研究發現,包裝和零售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當中最高。參考研究結果後,研究團隊提出四項重要建議: (1) 先推廣,後政策,再立法 – 政府可考慮加強減碳宣傳和教育,並在未來採納相關政策措施; (2) 多方面教育推廣 – 教育及推廣可包括三大部分:基本知識、社會價值及規範,以及對環境的認知和可持續消費,讓市民培養環保行為和生活方式; (3) 簡單的碳標籤展示方法 – 研究結果顯示,簡單易明的碳標籤設計和展示方法較有效,也較容易令消費者接受;及 (4) 擴大包裝回收及循環再用 – 從產品碳足跡實證研究所得,飲品包裝階段的碳排放量頗高,而消費者亦意識到用後處理階段對碳排放的影響。建議製造商可採用低碳物料包裝飲品,而政府亦可考慮擴大飲品包裝回收範圍,除了玻璃樽外,擴展至其他包裝物料,例如塑膠樽、紙包裝等。 此項目由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資助 (UGC/FDS14/B16/16)。 (左起)陳芳怡博士、黃彥璋博士和何惠萍女士

2018年5月26日 「恒管 Computing Cup 2018」決賽在2018年5月26日舉行。比賽旨在推廣中學資訊科技教育,讓學生透過編寫程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宣揚人本計算學的概念。活動由恒管電子計算系、博文教育(亞洲)有限公司與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合辦,獲楊科集團有限公司贊助;多個相關專業團體予以支持。 共有40隊香港和澳門的中學隊伍參與本屆賽事,並首次有來自澳門的隊伍參賽。每支參賽隊伍需要編寫一個手機應用程式,介紹香港的有趣特色,協助旅客計劃一日行程。經過兩輪選拔後,其中五支優異隊伍獲得決賽資格,向由五位業內專家組成的評判團介紹作品。評判對參賽者展示的豐富電腦科學知識,以及能夠把「以人為本」概念應用在作品上,感到十分驚喜。 恒管何順文校長致閉幕詞時表示,成功研發手機應用程式,除了技術層面外,還要兼顧社會文化、用戶心理學、藝術人文等多個範疇的知識,這個方面與恒管的「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不謀而合。 得獎者及作品名單 獎項 學校 得獎者 得獎作品 金獎 可風中學(嗇色園主辦) 郭晉熊 Travels Combined 潘子鍵 李朗霆 陳駿禹 銀獎 荔景天主教中學 樊焯檳…

eClassDay 2018

2018/03/24 0

2018年3月24日 eClassDay 2018在2018年3月24日於恒管利國偉教學大樓順利舉行,吸引來自香港及澳門超過300 位校長和教師參加。活動由博文教育主辦,恒管協辦,內容包括電子教學經驗分享、專題講座,以及電子教學示範等。活動為參加者提供交流及互相觀摩的機會,推廣在課堂及行政上應用電子教學,從而加快校園數碼化的步伐。 活動以「建構教育大數據   邁進AI學習世代」為主題,讓教師探討如何因應資訊科技教育最新趨勢,為學校制定推行策略,採用最適合的電子教學配套,迎接新挑戰。 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詞。 博文教育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鄭賢義博士(右)致送紀念座給何校長,感謝恒管協辦活動。 活動設有展覽,展示各種新式的STEM教學用具。 參加者體驗創新易用的STEM教學工具。 以航拍機拍攝全體大合照

2018年2月10日 由五名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課程學生組成的隊伍,在2018年2月10日舉行的「DataDevelop 學生案例分析比賽」獲得季軍。今年,「2018 DataDevelop 學生案例分析比賽 – 香港」包含數場主題演講,讓與會者跟供應鏈管理專家學習和交流。 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學士課程學生隊伍: 羅樹楷 梁智桓 李星燃 羅映佩 董志豪 (左起) 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講師胡鎮浩博士、董志豪、李星燃、羅樹楷、梁智桓、羅映佩和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吳志雄博士。 恒管學生隊伍與 DataDevelop Consulting Ltd 董事總經理蘇超良先生合照。

2018年1月10日 恒管決策科學學院及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聯同INFORMS TSL,於2018年1月7 日至10日舉辦第六屆INFORMS研討會,集中討論電子商務和城市物流。 四十八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於研討會分享學術研究成果,涵蓋綠色城市物流、收益管理、電子商務、協同物流和共享、車輛路線等。研討會還特別安排與會者前往和記港口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和力泓有限公司作實地考察。 研討會期間,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於2018年1月10日舉行業界論壇,匯聚業界領袖、行業專家和學者,由他們分享對全球電子商務和城市物流的見解,吸引近百名海外和本地大學學者,以及國內和香港商界領袖參與。 六位行業專家於論壇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力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鏡治先生、京東物流副總裁兼物流規劃與發展部負責人傅兵先生、GOGOVAN聯合始創人關俊文先生、 太平洋航空總代理有限公司主席劉少榮博士、聯合包裹運送有限公司北亞區總裁梁國基先生、及阿里巴巴香港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經理謝卓勳先生。 傅先生聯同京東物流規劃發展兼戰略部負責人包燕女士一同發表演講,探討如何從提升、規劃、智能交付和無人值守技術等,尋求解決方案,迎接電子商務大規模交付的挑戰。他們還帶出一個問題:未來物流業應該以技術驅動物流還是以物流技術為主導? 陳鏡治先生談到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的定位。他認為中小企業可以致力在自動化和投資之間取得平衡,保持競爭力。另外,尋找經驗豐富或適宜接受專業訓練的人才,以及可供使用的基礎設施,也很重要。 GOGOVAN聯合始創人關俊文先生跟與會者分享,介紹這個亞洲首創物流運輸平台目前的業務概況。關先生指出,他們的成功關鍵在於經由不同分析工具,靈活運用數據,例如: 路線、產品、司機資料、時間安排等。 劉少榮博士分享經驗,簡介過去十年電子商務的重大變化和未來發展,特別是中國的情況。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劉博士提出一個問題:電子商務對就業機會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 梁國基先生分享對於亞洲區內網絡購物發展趨勢的看法,並帶出售後服務的重要性以及靈活交付關鍵所在。雖說網上購物人數迅速增長,梁先生認為店內購物仍然相當重要,具備作用。 謝卓勳先生以阿里巴巴生態系統為題,指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零售市場和流動互聯網用戶群。謝先生並解釋阿里巴巴如何透過全球網絡把世界各地的供應商和買家聯繫起來。 論壇講者結束發言後,接著舉行小組討論,由香港中文大學知識轉化辦公室主任楊海仁教授主持。討論題目包括:如何管理「牛鞭效應」、廣東老話「細嗰唔讀書,大嗰做運輸」是否適用於現今社會?香港應該怎樣維持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以及如何鼓勵學生畢業後加入物流業等。 研討會主席Stein W Wallace教授與恒管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致開幕詞。 來賓於開幕詞後合照。 多位學者於研討會分享學術研究成果。 於和記港口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和力泓有限公司實地考察。 於恒管中菜廳午膳 何順文校長於業界論壇致歡迎詞。 何順文校長(左五)、Stein…

2018年1月9日 深度學習研究與應用中心於2018年1月9日舉辦「洞悉深度學習」研討會,藉此交流和分享深度學習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情況。研討會涵蓋八個研究型報告,演講嘉賓分別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此外,來自微軟香港的講者在晚宴作出分享。活動圓滿舉行,超過100名來自香港、深圳、廣州和廈門的學術人員及工業界人士參與。 近年,谷歌及許多大型資訊科技公司都投入大量資源研究機器學習技術,藉此提升服務,尤其是使用大規模、多層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技術。深度學習的應用在多個領域已取得成功,例如實體檢測、圖像分類、語音識別、自然語言及文本處理、醫療診斷及藥品開發等。 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詞。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郭毅可教授 清華大學劉洋博士 出席者積極投入 恒管楊海欽博士參與答問環節。 深度學習研究與應用中心總監錢玉麟教授致送紀念品予郭毅可教授(左)。

2017年12月7日 恒管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聯同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於2017年12月7日假香港喜來登酒店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專題論壇:物流與貿易便利化」。是次論壇匯聚超過250位政商界領袖、行業精英、專業人士與學者,聚焦討論大灣區海、陸、空貨運物流與貿易便利化的議題。 恒管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系主任黃惠虹博士擔任論壇主持人。論壇由恒管校長何順文教授、恒管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粤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榮譽會長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主席黃友嘉博士分別致詞,歡迎各界嘉賓;並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陳帥夫先生致開幕詞。 何順文校長致詞時強調,是次有關大灣區物流與貿易的研究只是開始,他相信恒管的研究團隊日後會落實和完成更多議題的研究及推動相關政策發展。他再次衷心感謝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捐助,支持恒管的大灣區政策研究。 在專題報告環節,恒管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所主任吳志雄博士扼要分享了《大灣區物流與便利化》專題研究報告的重點。 兩位主講嘉賓 – 香港機場管理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馮永業先生及招商局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玉彬博士,分別論述香港國際機場和港口在大灣區政策下的機遇及發展計劃。 論壇的座談會由中大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張惠民教授主持,多位業界翹楚應邀參與研討,包括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會董及德國寶創辦人陳國民博士、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先生、國泰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林尹美芳女士、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發展總裁盧偉民先生、香港運輸物流學會副會長倫婉霞博士及香港物流協會會長袁美儀工程師。座談會以香港物流與貿易行業的前景為討論中心,與各界代表就香港如何面對大灣區新的機遇、挑戰及發展方向分享經驗及見解。 最後,恒管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致閉幕詞,感謝各界積極參與討論,為大灣區物流和貿易的前景,帶來新的啟發。他強調論壇的討論只屬初步探討,研究團隊仍要繼續努力完成更多研究。他期望不久將來繼續以專題論壇的形式,與各界探討大灣區的重要議題,例如跨境物流、電子商貿、保險、大數據等。 恒管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詞。 恒管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出席論壇,支持研究團隊。 粤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榮譽會長黃友嘉博士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陳帥夫先生 香港機場管理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馮永業先生擔任主講嘉賓。 招商局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玉彬博士擔任主講嘉賓。 恒管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所主任吳志雄博士分享《大灣區物流與便利化》專題研究報告重點。 恒管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致閉幕詞。 (左起) 張惠民教授、陳國民博士、何立基先生、林尹美芳女士、盧偉民先生、倫婉霞博士及袁美儀工程師討論香港物流與貿易行業的前景。 講者、嘉賓、首席贊助機構、主辦及協辦機構代表大合照 左起:恒管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系主任黃惠虹博士、助理教授及粵港澳大灣區專題論壇召集人何熾權博士、恒管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先生、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會董及德國寶創辦人陳國民博士、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發展總裁盧偉民先生、恒管副校長 (學術及研究)…

2017年11月30日 恒管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聯同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組成研究團隊,發表題為「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貿易便利化:持份者關注點,中央部委意見及政策建議」的研究報告,就粵港澳大灣區 (以下簡稱大灣區) 物流與貿易便利化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團隊於2017年11月30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吸引不少媒體關注。 報告的研究對象包括貿易與物流服務的三大領域:空運、海運及陸運;研究範圍則涵蓋區內四大城市:廣州、深圳、香港及澳門。研究通過訪問不同領域和地區的持份者代表,了解他們對於大灣區一體化及其發展前景的看法。針對持份者的關注點,香港航運交通界代表團在最近一次拜訪中央政府時,向四個相關部委提出一系列問題。 報告首先具體討論持份者的五大關注點,並帶出相關部委對這些關注點的回應;報告最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研究團隊希望拋磚引玉,引發進一步思考、討論和研究,並期望政策制訂者能從整體出發,制訂促進大灣區物流與貿易便利化的政策。 撰寫研究報告的學者包括:恒管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何熾權博士、系主任黃惠虹博士、中大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張惠民教授、恒管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所主任吳志雄博士、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巫耀榮博士、黃彥璋博士、王越博士及高級研究助理吳揚明先生。 下載報告:英文版 研究團隊將於2017年12月7日假香港喜來登酒店舉辦研究報告專題論壇。屆時,政商界領袖、業界精英、專業人士與學者將共聚一堂,以大灣區向前推進與融合發展為前提,就物流與貿易行業的前景和挑戰,深入探討與磋商。 有興趣出席者請登入以下網址,瀏覽論壇詳情並於網上申請預留座位。 https://prisc.hsmc.edu.hk/greater_bay_symposium171207/ 恒管何順文校長出席傳媒發佈會支持研究團隊。 (左起:恒管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所主任吳志雄博士、中大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張惠民教授、恒管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恒管何順文校長、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系主任黃惠虹博士及助理教授何熾權博士) 黃惠虹博士與傳媒分享研究重點。

2017年11月29日 香港保險業發展蓬勃,業界一直求才若渴。恒管的數學及統計學系於2017年11月29日舉辦「香港保險教育之未來」論壇,邀請商界領袖、業界翹楚與學者集思廣益,深入探討本港保險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 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辭,並向嘉賓介紹今個學年新辦的精算及保險(榮譽)理學士課程如何協助培育保險專業人才,滿足社會及業界的發展需要。他亦衷心感謝安基國際財務規劃有限公司慷慨捐助一百萬港元,支持恒管和精算及保險課程的教學發展。捐款支票移交儀式於論壇開始前進行,由恒管校董兼籌款及捐款委員會主席潘燊昌博士、何順文校長及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代表恒管接受捐款支票。 潘燊昌博士致開幕辭時,強調他對保險專業擁抱願景,勉勵年青人努力學習精算及保險的知識和概念,貢獻社會。 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譚仲豪先生及保險業監管局執行董事(一般業務)林瑞江先生擔任論壇主講嘉賓,分享對保險業教育的見解。 於主題小組研討環節,香港保險顧問聯會常務委員會副會長陳志江先生、大新保險(1976)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潘榮輝先生、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港澳區主席蘇婉薇博士及RGA 美國再保險公司行政總監 — 區域市場業務拓展部楊佩華女士討論保險業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並與各界代表交流保險教育的課題和發展方向。 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辭。 安基國際財務規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麗坤女士代表該公司致送捐款支票予恒管。 校董潘燊昌博士致開幕辭。 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譚仲豪先生擔任主講嘉賓。 保險業監管局執行董事(一般業務)林瑞江先生擔任主講嘉賓。 楊佩華女士、蘇婉薇博士、潘榮輝先生及陳志江先生於小組研討環節與各界代表交流保險教育的課題和發展方向。 鄧文禮教授致閉幕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