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香港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聯合 Chef Digital Limited共同成功開發全港首個結合線上線下的一站式「元宇宙智能展覽管理系統」,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室內定位服務(IPS)、區塊鏈(Blockchain)等技術,提升展覽管理效率及訪客體驗,並運用人工智能分析訪客行為。項目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撥款港幣二百萬元支持,並榮獲「2024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元宇宙智能展覽管理系統」將線上線下活動無縫連接,讓未能親臨現場的訪客突破時間及地點限制,進入網上虛擬世界參與展覽。線上訪客可製作「虛擬替身」進入元宇宙展覽平台,遊覽展區、參與講座及參觀攤位等。訪客更可利用GenAI聊天機械人服務,直接以對話方式向參展商查詢及了解更多展品內容。針對出席實體展覽的訪客,系統可根據其個人喜好,以IPS配合擴增實境技術(AR)引導他們至相應展區,而平台亦可透過IPS收集大數據,包括訪客於每個展區的逗留時間、喜好等,有助參展商分析訪客行為。活動結束後,系統會結合線上線下的訪客行為,包括各個時段的參與人數、參加者平均逗留時間、總參與人數等展覽數據,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加以分析,並與往年展覽的數據及市場上同類型展覽作對比,有助參展商及活動籌辦單位制定改善方案及建立更個人化的體驗。項目負責人、恒生大學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何道森博士表示:「團隊期望透過研發,突破過往『線上至線下』(O2O)活動管理模式的界限,革新為『線上及線下』(O+O)模式。新模式將現實與虛擬世界緊密結合,提升訪客體驗,及加強商戶的活動管理和營銷效率,創造無限商機。」何道森博士期望日後將系統推展至更多行業,例如超級市場等零售業,協助業界分析顧客的消費行為。 項目負責人、恒生大學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何道森博士示範使用「元宇宙智能展覽管理系統」 。 恒生大學開發全港首個「元宇宙智能展覽管理系統」。圖為何博士、公司代表及其研發團隊。

2024年6月6日20 名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榮譽)學士課程學生,今年成功獲香港品質學會頒發「六西格瑪綠帶」管理專業證書,並註冊成為「六西格瑪綠帶」專業人員。香港品質學會會長黃惠僑博士獲邀擔任典禮嘉賓,與同學分享「六西格瑪」管理方法的發展,並頒發證書予各表現優秀的同學。 黃惠僑博士(前排左三)恭賀獲頒證書的同學。

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三位數據科學及商業智能學(榮譽)理學士課程同學陳家輝、冼敬軒及劉毅生於「2024年度安永開放科學數據挑戰賽」國際比賽中晉身決賽。團隊於初賽階段利用YOLO模型分析衛星影像,檢測受颶風影響的沿海設施情況,撃敗1,80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院校的團隊,以第八名佳績晉級;於第二階段競賽的綜合商業提案中,他們進一步對沿海設施的損毀、社會及經濟影響、以及未來氣候變化作出評估,並以三強資格晉身決賽。團隊將於7月到希臘雅典參加IEEE國際地球科學和遙感研討會,向評判匯報相關研究。 陳家輝(左起)、冼敬軒及劉毅生

2024年5月2日恒生大學再次在國際舞台上取得佳績,決策科學學院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何道森博士與Chef Digital Limited合作的研究項目,於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榮獲銀獎,該項目並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配對資助計劃支持。獲獎項目名為「元宇宙智能展覽管理系統」,結合離線和在線活動管理以及建基於人工智能的訪客行為分析,包涵活動前、中、後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鼓勵觀眾使用面部識別和GenAi Kiosk概念註冊一個代表他們在元宇宙中的虛擬人物;第二階段涉及虛擬和實體活動的參與,觀眾可使用虛擬人物進入元宇宙活動平台,在展覽廳中遊覽、聆聽演講和參觀攤位,不受場地環境限制。另一方面,室內定位服務(IPS)被應用於指導和引導觀眾在現實世界中的不同時間和區域獲取信息,並根據觀眾的喜好,引導他們到相應的展位,為他們提供相關信息,提供個人化體驗。在第三階段,系統利用IPS和大數據等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和可視化,分析觀眾的行為,讓活動組織者能夠與其他活動進行比較,尋找改進方案。獲獎項目足證恒生大學致力於知識交流,將研究和創新成果轉化為對社會有影響的解決方案。 何道森博士 「元宇宙智能展覽管理系統」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展出。

2024年3月21日香港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在2024年3月21日於武漢與湖北大學商學院及珠海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學術課程、學術交流、學生交流及研究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培育高質素人才,推動學術及科研發展。決策科學學院院長陳偉森教授期望簽署合作備忘錄能為雙方提供更多合作機會與平台,共同推動教育與學術發展,開展更多學術交流項目及科研合作,促進師生之間的互訪與交流。 陳偉森教授(前排左)與湖北大學商學院程時雄教授簽署合作備忘錄。 陳偉森教授(前排左)與湖北大學珠海研究院院長黃浩博士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3年度決策分析卓越奬頒奬典禮於2023年7月8日假香港恒生大學馮耀敬堂舉行,共有超過100名參與者包括來自業界、學者以及研究員出席是次頒奬典禮。決策分析卓越奬頒奬典禮由決策科學學院及大數據智能中心主辦,旨在表揚積極推動決策分析技術應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物聯網、虛擬實境等)領域有傑出成就的企業。主禮嘉賓立法會工程界盧偉國議員與參加者分享現今數據驅動經濟模式,吳傑莊議員、何順文校長及決策科學學院院長陳偉森教授頒發獎項予獲獎公司。今年共有11間公司(分別有6間大企業及5間中小企)獲得決策分析卓越奬這項殊榮。專業評審團主要透過以下基礎作出評審:數據驅動決策的管理策略展示數據驅動決策影響的案例穩健的決策分析方法未來計劃中的替代數據首屆決策分析卓越奬獲獎名單(按公司英文字母排列):大企業組別獎項類別獲獎公司Best PracticeCrystal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DHL Express Hong KongHKT-PCCW GlobalOutstanding Business AnalyticsAutomated Systems (H.K.) LtdDIGIQAL (HKSAR) LimitedTown Ray Holdings Limited中小企組別獎項類別獲獎公司Outstanding Data in ActionE.P.S.A. Corporation LimitedNeuron Operations…

香港恒生大學的創新科研項目,實時人工智能配合混合現實應用系統「EBizbot」於早前舉辦的「2023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銀獎。該項目由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何道森博士發明,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基金所支持。恒生大學首次參與國際發明展即奪得獎項,足證大學卓越的研究及創新能力,亦是對大學學者在研究和創新方面的肯定和鼓勵。得獎作品「EBizbot」為一款實時人工智能配合混合現實應用系統,主要用於優化電子商務公司的倉庫管理、商品推廣和工作流程。在快速增長的電商領域中,顧客的消費模式已經從線下轉為線上,令快速物流和即時線上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為了把握電商貿易所帶來的機遇,EBizbot 通過採用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等嶄新技術來優化電商公司的運營方式,以滿足持續增長的需求。在大學支持下,「EBizbot」現已成為具社會效益及有影響力的產品,彰顯恒生大學在推動知識交流方面的成果。大學及學院將繼續支持師生追求創新研究,透過研發嶄新技術,協助解決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由1973年起舉辦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創新展覽,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瑞士聯邦政府、州政府和日內瓦市的贊助下舉辦。憑著其領先的國際地位和規模,被公認為國際最重要的發明展。今屆展覽共有約1,000項來自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發明參展。 何道森博士發明的EBizbot於「2023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銀獎。 恒生大學團隊為參觀人士介紹發明項目EBizbot。

2021年5月20日為提升青少年及學生對運輸物流業的認識及鼓勵他們投身相關行業,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每年均舉辦學界專題研習比賽。受到疫情影響,今年賽事移師網上舉行。是次比賽共有七隊來自多間香港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賽,包括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主辦機構於比賽當日即場向各隊伍分配有關運輸與物流的個案,參賽者需在限時內因應問題分析及制定解決方案並透過短片向評審團作出解說。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何綽喬同學、胡曼晴同學、樊泳言同學、李明皓同學及黃芊樺同學組成五人隊伍,在黃彥璋博士和馬凱琳博士的指導下,就「鐵路服務是否東涌居民的最佳選擇」作出優秀分析與解說,最後榮獲專題研習團體賽季軍。冠軍及亞軍分別為香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 恒大代表隊於「香港運輸物流學會學界專題研習比賽2021」榮獲季軍。(左起)何綽喬同學、胡曼晴同學、李明皓同學、黃芊樺同學及樊泳言同學。 恒大獲獎同學代表(右一至三)與主辦單位代表(左一)合照。

2021年3月27日「2021年香港物流案例大賽」於2021年3月26日至27日舉行,旨在提升專上學生的解難能力以及創意思維,增強他們的就業發展。今年比賽亦開放予公司及教育機構參與。比賽以隊際形式進行,讓學生在模擬商業環境下密集地解決職場問題。每組隊伍會獲發一個物流管理案例,並需在限定時間內提出解決方案。是次比賽共有31組隊伍參賽,當中包括27組香港大專院校及4組公司隊伍。恒大供應鏈管理學生周曉儀同學、詹瑩瑩同學及樊泳言同學在比賽中榮獲最創新解決方案奬。冠軍及最具成本效益獎得主為公司組別代表。恭喜得獎的同學! (左二起)供應鏈管理課程四年級周曉儀同學、樊泳言同學及詹瑩瑩同學在比賽中榮獲最創新解決方案獎。 獲獎隊伍合照(右一至右三為供應鏈管理隊伍成員) 參與者需針對特定的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