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傳播學院主辦的「中國《網絡安全法》研討會:傳播與治理」於9月24日(星期五)在香港恒生大學圓滿舉行。礙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研討會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舉行,本地參加者現場出席、外地與會者透過網上參與。來自兩岸三地的重要學者專家和業界菁英,聯同本校師生合共超過一百人出席是次研討會,並就各方面交流意見及經驗。自2017年中國內地實施有網絡「基本法」之稱的《網絡安全法》以來,在網絡空間主權概念的開展之下,針對內容管理、行業治理、網上罪行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各方面陸續增加了許多規範,以於應對各種挑戰。研討會由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致開幕辭,何校長談及習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的發言,也提到了互聯網業須以利益相關者為本的思維來經營。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歡迎辭時則感謝參與發表的學者專家,並提及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發展相關產業時可扮演樞紐與中心的位置。開幕禮完成後,北京大學張守文教授發表主題演講,題目為《經濟發展、網絡安全與經濟法規制》,他強調在網絡安全的規範中絶對不可忽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後的環節分為三個討論場次,由十五位相關學者、業界代表與法律工作者分別表述意見,共同探討網絡安全與信息化法規、數據合規與網絡安全審查、人工智能與個人資料保護、網絡內容與傳播產業發展等議題,各與會者均提出不少灼見。是次研討會除了疏理內地的網絡安全法規,為學界提供交流平台,也為網絡傳播生態帶來新的啟示,與會者均表示在香港召開此類議題的研討會頗具意義,參加是次會議收穫甚豐。 現場嘉賓及網上與會者於開幕禮上合照。 香港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致開幕辭。 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於開幕禮致歡迎辭。 外地與會者於網絡會議上發表報告。 學者及業界菁英們專心聆聽簡佈。 第三場次的講者與現場嘉賓互動。 現場嘉賓踴躍發表意見。
傳播學院訂於9月24日(星期五)假李秉源會議廳舉辦「中國《網絡安全法》研討會:傳播與治理」,屆時將有來自兩岸三地的重要學者專家和業界菁英出席。現誠邀本校師生現場參與研討會,詳情如下:議題:網絡安全與信息化法規、數據合規與網絡安全審查、人工智能與個人資料保護、網絡內容與傳播產業發展日期:2021年9月24日(星期五)時間:主題演講及第一場次: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2時45分 第二場次:下午2時30分至5時正 第三場次:下午5時15分至6時40分地點:香港恒生大學利國偉教學大樓8樓李秉源會議廳(D801)講者:兩岸三地學者專家和業界代表研討會的詳情請參見研討會網站:https://cybersecurity-law.hsu.edu.hk。有興趣現場出席研討會的同事請於9月20日或以前按此登記。如有查詢,請聯絡傳播學院Nicholas Ting(電話:3963 5228; 電郵:scom@hsu.edu.hk)。
2021年9月9日傳播學院於9月9日下午在本校利國偉教學大樓舉辦「香港災難體系與危機管理研討會」,邀請香港著名的應急救護和危機管理專家參加,就香港目前的災難預防、危機應急救援、災後復原等議題進行研討。與會嘉賓包括災難應急醫學救護專家彭繼茂醫生、陳德勝醫生,輔助醫療和災難醫學專家劉庭亮先生、香港醫務行政學院院長劉少懷醫生、香港護理及衛生管理學院主席潘偉光先生、美康醫學教育機構總監阮偉傑、DxR 亞太區合伙人方釗博士、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會長林菁菁女士,以及傳播學院副教授(實務)張志宇博士等。 研討會現場 與會嘉賓在利國偉教學大樓前合影 與會嘉賓在傳播學院電視牆前合影 嘉賓參訪傳播學院影視製作中心
2021年8月31日由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 (BJC) 的吳軍賢、胡梓澄、潘楚妍、廖彩雲、林倬樑同學組成的五人隊伍於「第21屆消費權益新聞報導獎比賽 – 校園組」奪得銅獎,得獎作品為《超市回水?》。「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自2001年起由消費者委員會、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合辦,旨在表揚及鼓勵本港傳媒關注消費權益。是次比賽共收到203份來自26家媒體和高等教育機構的參賽作品,恭喜同學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 (左起) 胡梓澄、林倬樑、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應春教授、協理副校長 (傳訊及公共事務) 兼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大會代表、廖彩雲、吳軍賢及潘楚妍。
2021年8月30日 倒數至零時,傳播學院全體老師立刻向2021/22年的新生送上熱烈歡迎,2021新生迎新活動的學院環節正式開始。 由於仍有疫情個案及社交距離措施仍然生效,是次學院的高年級新生迎新活動及一年級新生迎新活動分別於2021年8月17日及8月30日於傳播學院影視製作中心(前傳播學院電視錄影廠)以網上現場直播的形式舉行,合共有超過150名師生參與。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向新生們致歡迎辭並與以勉勵,除強調學院會全力支持他們於恒大的學習旅程外,亦敦促他們不要輕易自滿,因為只有在學習和生活上秉持良好態度,「大學生」的身份才有意義;她希望同學們今天能以傳播學院學生的身份為榮,而他日傳播學院則以他們為榮。 為幫助新生及早適應恒大的生活,學院的學生學術顧問、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 及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 的課程主任、課程副主任及老師分別向新生詳細講解兩個課程各自的修讀計劃及畢業要求、大學及學院的學術規則、學院的活動及學院的暑期實習計劃等重要資訊。 除了老師的分享外,學院更邀得兩位高年級同學加入現場討論,與新生們分享他們在學習、校園生活及職業規劃上的經驗及建議。兩位師姐寄語一眾新生不要害怕學習新事物,面對困難只要主動尋求協助,必定會有學院的人員願意伸出援手。新聞及傳播系會主席亦藉此機會認識新生並向他們介紹系會的工作及即將舉辦的活動。 活動到達尾聲時,所有參與活動的新生均打開鏡頭於電視機上露出臉孔,與如學生後盾一樣站在電視機後身處現場的老師們合照,活動至此亦圓滿結。 2021年新生迎新於傳播學院影視製作中心以網上現場直播的方式舉行。 直播期間影視製作中心現場實況 傳播學院學生學術顧問鄭雪愛高級講師擔任迎新直播活動的主持人。 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向所有新生致歡迎辭並鼓勵新生。 BA-CMCT課程主任蕭旭泰教授及BJC課程主任宋昭勛博士歡迎兩個課程的新生並向他們講解兩個課程的重要資訊。 傳播學院老師於問答環節中與新生交流。 BJC課程的高年級生陳曉彤及BA-CMCT的高年級生邱韻儀與新生分享他們的經驗及建議。 新聞及傳播系會主席鍾安琪向新生介紹系會的工作及系會即將舉辦的活動。 一眾新生於網上與身處傳播學院影視製作中心的老師們大合照。
2021年8月7日傳播學院於2021年8月7日舉行2020-21學年學院顧問委員會會議暨教學工作研討會,邀請了學院及其三個課程的顧問及校外評核員,與學院的教職員及行政人員一同檢視學院在過去一年的發展和成果,並探討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及副院長張志宇博士首先概述了學院在過去一年的工作,包括與業界之聯繫、主要教學活動及招生情況等。嘉賓們其後分享他們對線上及混合模式教學、學院目前面臨的挑戰及其未來發展等議題的看法。由於大多數學院的顧問及校外評核員本身正在其他大專院校擔任教授或企業要員等職位,他們都從實際商業運作角度或參考其他大學的優良做法,就教學質素及師生發展等方面向學院提出許多具啟發性的建議。為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嘉賓們建議學院與業界加強合作,讓學生有機會實際參與業界的工作,藉以鼓勵學生更認真對待他們的學業;另一方面,嘉賓們亦建議安排老師到業界實習,以增加他們對業界實際運作的認識及讓他們更好掌握業界發展的最新情況,以便不時更新教學方法和教材,趕上不斷變化的行業需要。此外,嘉賓們亦提及,既然商業新聞是學院的主要特色,學院於向外推廣,尤其向目標中學生推廣時,應特別強調此點。學院從與嘉賓的交流中獲得不少啟發,將進一步研究他們的建議,以改善學院的教學質素及宣傳活動。 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曹虹院長感謝所有顧問委員、校外評核員及學院人員一直以來的努力及支持。 傳播學院張志宇副院長報告學院的最新發展。 參加者專心聆聽講者分享。 嘉賓及教學人員於討論環節中分享看法。 大合照
2021年6月19日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傳播學院與《亞洲週刊》於6月19日下午在恒大利國偉教學大樓合辦「校長X總編論壇」,邀請恒大何順文校長與《亞洲週刊》邱立本總編輯進行對話。此次論壇為兩個單位合辦的「網絡時代企業創意傳播」網上證書課程的壓軸精華。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辭時表示,企業傳訊的目標在於維護和增進企業的品牌與形象,對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她指出,目前企業傳訊已經邁入網絡化、科技化與虛擬化的新境界,企業傳訊的工作與組織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運用新的傳播管道和技術對持份者進行溝通與說服、加強假訊息的偵測與處理、進行創意公關與宣傳,強化危機管理機制,以及制定更具現代化、創意化的傳訊戰略和策略。何順文校長和邱立本總編輯在發言與對話中也對於網絡時代假訊息充斥的現象表達高度關注。何順文校長根據一項恒大與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的調查指出,香港企業傳訊公關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除了負面新聞和危機處理外,就是事實被扭曲和未經證實的消息被迅速散播。提供真實訊息及遏止虛假訊息的傳播,都是企業傳訊的重要任務。他特別指出機構發新聞稿前必須衡量其新聞價值,包括獨特性、及時性和影響。由於廣告經費極有限,他分享了吸引媒體願意主動採訪報導的經驗。邱立本總編輯也從香港近年來發生的一些社會事件,分析虛假和片面的新聞訊息對民眾和社會產生的衝擊。他呼籲,在網絡時代與社交媒體充斥的環境下,企業或新聞界應秉持求真的態度,致力於傳遞真實的訊息,避免假訊息或片面的事實混淆視聽,傷害機構的信譽與形象。他認同大眾要提升媒體素養。何校長和邱總編都認為,企業應及早制定一套有效的危機管理策略及應變計劃,一旦出現公關危機,即能立刻察覺並迅速應對。一方面可澄清不實的傳聞,化解持份者對於企業可能產生的反感,減少對企業造成的傷害;另一方面也可積極說服持份者,爭取他們對機構的支持。此外,何校長和邱總編都指出,企業應與內、外持份者保持良好的雙向溝通,建立互信互賴的關係,藉以樹立良好的機構形象與品牌。他們也都認同企業傳訊是富有挑戰性和受重視的工作,不單須具備新聞觸覺、專業操守、多渠道及多媒體技巧、駕馭文字的功力,更要擁有創意,以及發揮媒體與機構及大眾之間互動關係的能耐。在最後的問答環節中,現場及各地網上參加者均踴躍提問,內容涉及不同的範疇,包括傳訊公關專業的挑戰、公關傳播的多樣性及媒體與新聞素養等。何校長和邱總編分別詳細解說,並與參加者熱烈交流。論壇歷時兩個多小時結束。 亞洲週刊》總經理翁敏芝女士(左一)、《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先生(左二)、恒大校長何順文教授(右二)及恒大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右一)。 恒大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介紹「校長X總編論壇」。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與《亞洲週刊》合辦「校長 X 總編論壇」,由何順文校長(右)及邱立本總編輯(左)主講並對談。 論壇開放分享與問答環節時,現場及網上參加者均踴躍參與。
2021年6月3日傳播學院學生勇奪由獅子會舉辦「獅瞳傳愛」短片創作大賽大專組三個獎項,包括亞軍及兩個優異獎。是項全港性比賽旨在透過創意短片推廣護眼訊息及提高公眾對眼睛與視力健康的認識。三組同學從超過100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殊榮。 傳播學院同學獲獎詳情如下:獎項參賽者姓名作品名稱亞軍祁樂加、林雪瑩、甘振源、袁曉楠、羅穎倩白內障優異獎任淑文、曾嘉銘、洪祉熙、藍文鴻、翁漢瓏香港頭號眼科殺手青光眼優異獎歐詠童、張雪晴、夏俊淇、鄺海盈Eye Q 博士之近視十萬個迷思 所有得獎同學合照 亞軍得主領取獎項。 兩組優異獎得主領取獎項。
2021年4月29日傳播學院於2021年4月29日舉行傳播學院學業成就獎暨香港華語扶輪社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香港華語扶輪社黃殷社長、香港華語扶輪社副社長及各社員、學院教職員,及得獎同學的家人和朋友的見證下,得獎同學分別獲頒香港華語扶輪社獎學金及院長榮譽狀、傳播學院榮譽狀等各項傳播學院學業成就獎。香港華語扶輪社今年再度設立三項各一萬元的獎學金,以獎勵學業成績優異及服務紀錄傑出的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及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的學生,亦是香港華語扶輪社第三度慷慨捐贈獎學金予傳播學院。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辭時衷心感謝香港華語扶輪社一直以來對教育及傳播學院的支持,並熱烈祝賀所有得獎者。她敦促得獎者要勇敢接受挑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方能為社會帶來改變。香港華語扶輪社黃殷社長致辭時亦向各位嘉賓及學生介紹香港華語扶輪社的使命和工作,並為得獎者送上鼓勵和祝福,激勵他們繼續努力以回饋社會。 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感謝香港華語扶輪社一直以來對教育及傳播學院的支持。 香港華語扶輪社黃殷社長激勵獲獎學生繼續努力以回饋社會。 黃殷社長與三位香港華語扶輪社獎學金得獎者合照 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三年級生邱韻儀代表香港華語扶輪社獎學金得獎者致辭。 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四年級生陳曉彤代表院長榮譽狀的得獎者致辭。 曹院長與香港華語扶輪社社員合照。 曹院長致送紀念品予黃社長。 曹虹院長及張志宇副院長與得獎同學合照。 大合照
2021年4月22日為表揚及鼓勵優秀的商業新聞從業員,肯定他們對社會及業界的貢獻,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傳播學院今天(4月22日)公布第五屆「恒大商業新聞獎」得獎名單。本屆有逾300名新聞從業員報名競逐9大範疇獎項,涵蓋商業與財經新聞各個領域。近8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評審在逾500份參賽作品中選出得獎佳作,評審準則包括作品的新聞價值及影響力、報道及寫作技巧、原創及獨家、報道質素、分析能力及視覺表達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透過商業新聞報道與分析,商界和市民的知識和見聞得以持續更新進步。「在現今科技應用及產業變革之際,從商業模式到生活應用,都出現很多新挑戰、新難點,也催生了很多新商機、新行業。企業希望能夠順勢發展,前瞻部署,商業新聞報道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讓企業能有全面的資訊、跨行業的觀點與分析,以至對風險的警惕等。」恒大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恒大商業新聞獎」作為恒大年度重點活動之一,一向致力嘉許優秀的商業新聞人才,肯定他們力求卓越的精神。「我們不單鼓勵商業新聞工作者切磋砥礪,更讓社會大眾從得獎作品中回顧一年來全球及本地市場的發展走向。」恒大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對「恒大商業新聞獎」在過去5年以來,一直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表示感恩。她認為疫情令全球活動接近停擺,但商業新聞卻從不間斷,新聞工作者仍舊秉持專業態度,在動盪的經濟環境中,作出專業、客觀及深入的報道,幫助市民掌握社會政經脈搏。她續指,優秀的得獎作品更成為中學通識教材,讓學生認識多元化的商業財經知識,以及優質的新聞報道及寫作,培育他們對商業新聞的興趣,對年輕人有着深遠的影響。恒大傳播學院開辦了全港首個將商業財經和新聞傳播結合的「新聞及傳播」學士學位課程,又相繼舉辦了「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學士學位課程及「策略傳播」碩士課程,致力培育商業傳播、企業傳訊及傳播科技專才。疫情加速了傳播界的科技發展,恒大傳播學院亦一直積極將商業傳播及傳播科技元素融入課程之中,包括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及人工智能,培養學生掌握最新的商業及科技知識和技巧,以迎接變化萬千的數碼年代。本屆得獎媒體包括:(排名不分先後)無綫電視、有線電視、Now TV、鳳凰衛視、商業電台、香港01、iMoney智富雜誌、信報財經月刊、明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中國日報香港版,以及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另外,羅為騰(中國日報香港版)獲頒「年度商業新聞記者獎」,馬迪帆(明報)則獲頒「年度新晉商業新聞記者獎」。其他獎項包括「最佳商業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新聞系列報道獎」、「最佳房地產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財經人物專訪獎」、「最佳經濟及金融政策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科技新聞報道獎」,以及「最佳商業新聞視覺設計獎」。第五屆「恒大商業新聞獎」網頁得獎者感言評審名單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4月22日公布第五屆「恒大商業新聞獎」得獎名單。 傳播學院投資過千萬港幣的先進教學設備,如電視錄影廠、電台廣播錄音室、多媒體培訓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