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至12日隨著疫情緩和,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傳播學院特別與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聯合組團於2023年3月10至12日期間赴廣東梅州參訪客家文化,並與當地各界人士深入交流,讓師生們對於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印象深刻,對於日後如何透過傳播領域說好國家故事裨益良多。是次交流團本院由曹虹院長率領,張志宇副教授、陳藹欣高級講師、行政助理伍寶琳女士及學生們隨行。一行人抵達梅州後,隨即出席歡迎晚宴,席間與梅州嘉應大學港澳台辦公室高主任、客家研究院宋德劍教授、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董事長林菁菁女士、榮譽團長彭繼茂醫生、曾慶膽顧問等人就客家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交流,並欣賞客家中樂團和嘉應大學老師們的客家歌曲表演。翌日上午交流團參訪中國客家博物館,深入探索客家歷史、土樓建築、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宋德劍教授和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名譽顧問曾慶膽先生一路詳盡講解,同學們亦仔細觀察與紀錄館內每個環節,並即時發問。交流團隨後前往林風眠紀念館,一睹中國著名近代畫家林風眠生平與作品。其後又至梅縣客都人家歷史文化遊徑參觀客家圍龍屋,實地體驗客家傳統居住與生活情景,當中的群豐大夫第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顯見客家人才輩出。交流團隨後又轉往葉劍英紀念園以及雁南飛茶園景區參觀。 行程最後一天,交流團到訪梅州市外語實驗學校參觀,了解高端教育營辦模式;之後又趕赴五華縣參訪,獲得當地官員接待,並參觀球王李惠堂舊居聯慶樓。曹虹院長於旅程結束時表示,今趟旅程雖然短湊,但師生們都經歷一個既充實又難忘的交流活動,當中有很多領悟和學習,期望學生們日後能努力講解更多有關梅州、香港、以及中國內地的故事,致力宣揚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與國家現代化的進步發展。 交流欣賞客家中樂團和嘉應大學老師們的客家歌曲表演。 交流團參訪中國客家博物館,深入探索客家歷史、土樓建築、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 參觀客家梅縣客都人家歷史文化遊徑圍龍屋。 雁南飛茶園景區。 五華縣參訪,獲得當地官員接待,並參觀球王李惠堂舊居聯慶樓。
2023年3月27日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3年3月27日舉辦「香港高等教育的研究政策與策略」研討會,邀請了香港社會研究講座教授、香港研究學院總監呂大樂教授作為主題演講嘉賓。呂教授分享了他對香港年輕大學在全球排名機制和其社會影響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年輕大學如何在保持其獨特的身份和使命的同時,追求學術卓越和公共服務。是次研討會是傳播學院舉辦的研究研討會系列的一部分。該系列旨在促進傳播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者、從業者和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欲了解更多該系列的資訊,請參見:https://www.hsu.edu.hk/en/category/news/academic/scom/ 傳播學院於2023年3月27日舉辦了一場題為「香港高等教育的研究政策與策略」的研討會。 呂大樂教授分享了他對香港年輕大學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見解。
2023年3月23日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3年3月23日舉行「恒傳匯談(四十九)」講座,邀請到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部高級經理(資訊文教)楊永祥先生擔任講者,分享他從事電視資訊、文化、教育以及紀錄片節目超過40年的豐富經驗。楊先生重點介紹《東張西望》節目改革後,成為幫助普羅大眾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渠道,「報東張」成為城中口頭禪。《東張西望》充滿媒體關懷及社會責任感,取得跨平台直播收視率最高23.7點(152萬觀眾),高踞收視榜首。楊先生說:「由於太多人「報料」,一個半小時的《東張西望》無法滿足所有市民的需求,所以才引申有《東張Plus》的構思和成立。」透過延長節目時段,觀眾的問題得到更多曝光和關注。楊先生指出,人的情感需要得到釋放,若被壓抑,可能會轉化成社會怨氣。他更會考慮向其他有興趣製作影片內容的人士開放,給予他們展示作品的機會。對於有志進入媒體行業的學生,楊先生建議最重要的是培養對社會事務及人際關係的興趣,也必須對工作保持熱誠和毅力。不出所料,學生們最感興趣是加入「旅遊節目」,務求達到寓工作於娛樂。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向楊永祥先生贈送紀念品。 主持人陳家樂博士先生和楊永祥先生在問答環節進行交流。 楊永祥先生教授學生做媒體內容,要有人文關懷及社會責任感。 楊永祥先生和傳播學院師生們大合照。
2023年3月2日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3年3月2日舉行「恒傳匯談(四十八)」講座,邀請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席、火狗創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港運動科技公司V360的首席技術官彭子傑先生擔任講者,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從事電腦遊戲行業超過二十年的寶貴經驗,並闡述了香港數碼娛樂行業的現狀及香港數碼娛樂協會在產業支持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彭先生向同學們簡要介紹數碼娛樂行業的各個領域,包括遊戲、動畫和特效以及互動設計等方面。他亦講解該行業現時面臨的機遇和威脅。儘管中國內地市場潛力龐大,但香港和外國公司在該地區經營時仍面臨文化差異和政策限制等困難。彭先生亦介紹香港電腦遊戲發展的31年歴史,並分享他與日本軟件公司Success Corporation合作開發及營運XBOX和PS2遊戲《愛神餐館》的經驗。同學們在這次講座獲益良多,他們深入瞭解到進入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所需的要求,以及有意開發自己的遊戲或公司可獲得的各種幫助。他們對於彭先生能夠將其在業界的豐富經驗分享給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謝。 傳播學院張國威博士向彭子傑先生贈送紀念品。 主持人張國威博士和彭子傑先生在問答環節進行交流。
2023年2月23日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3年2月23日舉行「恒傳匯談(四十七)」講座,邀請到無綫電視創作助理經理朱鏡祺先生擔任講者,分享從事影視編劇行業三十多年的寶貴經驗。朱先生介紹向電視管理層及演員「賣橋」的秘笈,亦點出了新興串流平台電視劇的特點。朱先生詳細闡述編寫一部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的工作流程。創作團隊會先確定故事主題和題材,再建立人物關係表和故事主線,並進行資料蒐集,決定每一集的劇本分場。然後,每位編劇將各自撰寫自己的部分,最後由編審複核及進行修改,以達至劇本的連貫性。於分享會上,朱先生解釋如何向電視台高層「賣橋」。他會把故事及當今社會議題及社區民生議題結合起來,順應市場趨勢。在向演員「賣橋」時,編劇應先了解演員的人生歷程及他們曾經出演過的角色。他笑說,為演員撰寫人物角色就像寫一封「情書」,以打動他們接受飾演其角色。 傳播學院蕭旭泰教授向朱鏡祺先生贈送紀念品。 主持人陳家樂博士和朱鏡祺先生在問答環節進行交流。 朱鏡祺先生教授學生怎樣向電視台高層和資深演員「賣橋」。
2023年2月9日傳播學院於2023年2月9日舉行「恒傳匯談(四十六)」講座,邀請香港廣告商會執行總監朱俊美女士擔任講者,與師生分享她在廣告行業的點滴,以及在新時代下廣告業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朱女士表示自己不是新聞系畢業生,但進入廣告界工作,因為她喜歡當中的工作環境,亦找到滿足感。她說在廣告行業工作需要每天跟不同的人會面,讓她累積經驗並增加自信。她指出,現今廣告行業非常缺人,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入行,她希望大家明白業界很珍惜人才,學生們只要有熱情,願意投入,都可以入行體驗。她笑稱自己是在辦公室最後離開的一位,但不強求員工超時工作,她只是喜歡待在新設計的辦公室,想想點子。朱女士每年都會與同事幫忙籌備金帆廣告大獎,這大獎不僅為業界而設,近年也開設了學生組別,讓有志入行的學生一嚐設計廣告的滋味,同時也可與同輩交流及切磋。她勉勵同學要具備創意及熱情,才可在媒體行業中走下去。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向朱俊美女士贈送紀念品。 主持人陳頴琳助理教授與朱女士在問答環節進行交流。 朱女士在學生提問環節中再一次提及創意的重要性。
2023年2月9日恒大傳播學院策略傳播文學碩士班於2月9日(周四)在校舉辦新春聯歡會,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副院長趙應春教授、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主任宋昭勛博士、碩士課程教授與同學等超過70人齊聚一堂,慶賀新春,迎接新學期的開始。曹教授致辭時表示,傳播學院是同學的「娘家」,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學院的交流活動,建立對大學的歸屬感。趙教授與同學分享策略傳播的前景,强調策略傳播在後疫情時代的重要性,並鼓勵同學好好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及技能。席上有同學分享學習心得並獻唱,各人趁機與老師們商討未來的職業規劃。 新春聯歡師生大合照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辭 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應春教授勉勵同學努力學習 傳播學院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主任宋昭勛博士主持聯歡會 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老師張志宇博士與同學們分享對策略傳播的看法 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老師蕭旭泰教授與同學們分享對策略傳播的看法 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陳智傑博士與同學們分享對策略傳播的看法 傳播文學碩士課程老師陳凌教授與同學們分享對策略傳播的看法 傳播文學碩士課程老師陸觀勇博士與同學們分享對策略傳播的看法 曹虹院長與同學交流 陳凌教授與同學交流 同學歡聚交流 同學歡聚交流 同學歡聚交流 同學表演與交流
2023年1月12日 傳播學院研究委員會於2023年1月12日舉辦了2022/23學年的學術研討會,主題為「後疫情時代:服務機器人的應用」。 此次研討會由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尹振英教授 (Professor Lisa C. Wan) 擔任主講者。她同時是酒店、旅遊及不動產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作為服務營銷、人機互動領域的領先研究者,尹教授的前沿研究也常常被媒體所關注,她曾接受過香港本地的電視台和報紙的專訪。例如,尹教授最近發表的一篇關於Covid-19中消費者對服務機器人的反應的文章(發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吸引了約368家本地和國際媒體的報導,而這篇文章亦傳播至全球超過16,000家媒體。 在本次講座中,尹教授分享了她對智慧型機器人在酒店行業的應用,並解釋了機器人的外觀特徵如何影響人類的感知。她的研究結果為傳播領域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即在後疫情時代的人機互動。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右)向尹振英教授贈送紀念品。 學生事務處經理(體育)詹斯聰先生參與討論。 市場學系副教授陳克先博士參與討論。 尹振英教授發表她最近有關服務機器人應用的研究結果。
2023年1月5日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3年1月5日舉辦「元宇宙的發展及其在傳播領域的運用」研討會,邀請業界精英與學界人士出席討論。會議首先由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應春教授致歡迎詞。他表示,元宇宙主要是創造一個去中心化的3D虛擬環境,也是綜合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 chain)等各種先進的傳播載體,設定出一個人造的、多元化的虛擬世界。他指出,元宇宙的發展雖然前景無限,但亦面臨若干挑戰,例如:如何解決實體設備的問題、如何擴大元宇宙的運用層面、如何保障私隱權和如何避免使用者成癮等問題。與會嘉賓隨後分別就元宇宙與AR、VR、AI 的關係,以及NTF的發展等議題提出寶貴意見,並就元宇宙面臨的挑戰例如科技是否到位、成本效益、政府法令規章與政治環境的限制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參與是次研討會的嘉賓包括Dr Samuel Fong (Executive Director of D&R Asia Limited)、Dr Colin Lee (Founder at Digital Awakens VC Founder at Digital Awakens VC, Digital BuildRise)、…
2022年12月1日傳播學院於2022年12月1日舉行「恒傳匯談(四十五)」講座,邀請到《過時.過節》導演曾慶宏先生擔任嘉賓,與師生們分享他大學畢業後這十年,實踐導演夢的歷程及創作分享。曾導演的作品《過時•過節》(2022)是他首部劇情長片,是第五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得獎項目,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及台北金馬影展,亦是香港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電影。曾導演在分享會上說,他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時,已很想用影像紀錄自己對生活、社會的所思所感。2012年大學畢業後,他沒有找全職工作,而是由拍攝紀錄片開始他的探索旅程。他之後也開始短片創作,參加不同的比賽,獲獎後有機會到海外參加影展,由此拓闊了自己的眼界及人脈,並把經驗帶回香港,培育新一代的導演。他亦成立了一間影像創作公司,與不同的商業機構建立夥伴關係,為他們製作影片。談到新作《過時.過節》,曾導演說五年前開始計劃以他個人的家庭故事為藍本,拍攝電影,於是參加了第五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成功獲得拍攝資金,正式實踐他的導演夢。分享會上,曾導演還帶來了不少他由讀大學時期到近期的作品,談及他的創作生涯之餘,亦分享了很多創作意念及說故事的手法。他說自己曾住在劏房、做過送外賣工作,亦鼓勵同學要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感受生活,並趁年輕多拼搏,去支持自己實踐夢想。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向曾導演贈送紀念品。 曾導演與出席師生職員大合照。 主持人羅淑儀老師與曾導演對答交流。 曾導演播放不同作品的片段以闡釋他的創作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