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6日 傳播學院學生獲邀出席校園學報新聞獎2014頒獎典禮 傳播學院學生及學報《傳新報》於上年度參加由《中國日報》香港版主辦的2013-14校園學報最佳新聞獎比賽,並入圍三甲,獲邀出席2013-14校園學報新聞獎頒獎典禮。屆時,主辨單位將於現場公佈冠亞季軍得主。傳播學院同學及《傳新報》作品於中文組入圍不同獎項,包括:最佳新聞報導、最佳新聞視頻及最佳專題視頻獎。英文組方面,《傳新報》作品入圍最佳版面設計獎項。在此恭喜同學及《傳新報》編輯團隊。 2013-14 年校園學報新聞獎-入圍作品 中文組 獎項類別 入圍作品 傳新報記者 最佳新聞報導 上海自貿區掛牌 黃蘊華,鐘思琪,黃祉琦,董湄 最佳新聞視頻 西貢流浪牛 古美儀,任嘉樂,李雁齊,李虹,馮心怡 最佳新聞視頻 美荷樓與活化計劃 岳峥滙,鍾玉賢,吳若瑜,鄭淑淋,李進曦 最佳新聞視頻 先遣急救員 鐘思琪,劉詩韻,伍嘉儀,鄔邵庭 最佳專題視頻 衙前圍村專題…
2014年8月29日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出席傳播學院學術沙龍 媒介融合是目前國際新聞業的熱門話題,中國內地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又是如何?8月29日,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龔彥方副教授受邀參加傳播學院學術沙龍,作題為「中國內地媒介融合的關鍵問題」之分享,提出內地傳媒通過平衡國家利益、市場利益和公眾利益實現媒介融合。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及學院全體老師亦參與了沙龍,並與張志安院長展開熱烈討論。 張志安院長圍繞內地媒介融合的輿論功能、產業模式、產權與治理、技術與新聞生產、政策與發展策略等問題進行討論,並指出商業模式及制度機制可能對未來內地媒介融合帶來挑戰。而龔彥芳副教授亦分享了她對內地網絡媒體發展現狀的看法。 曹虹院長致詞 張志安院長分享對媒介融合的關鍵問題的看法 學術討論 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致送紀念品予張志安院長 張志安院長與曹虹院長互送紀念品 大合照 參觀傳播學院錄影廠 參觀即時傳譯會議廳 參觀多媒體圖書館及語言研習中心 校園內留影 會後用膳
2014年6月10日 新聞平面設計工作坊 為增強新傳系同學對新聞設計的知識與技能,傳播學院邀請了資深的新聞平面設計從業員林偉棠先生主持為期兩天的新聞平面設計工作坊。工作坊特別為新傳系《傳新報》的記者同學提供新聞設計與排版方面的知識。 林先生除了向同學展示了他的許多作品,亦為《傳新報》提供不少寶貴意見。此外,林先生亦向同學介紹了最新的新聞設計與排版技巧,以提高《傳新報》記者隊伍的知識,務求提升出版質量。經過林先生的詳盡教學,新傳系同學更加了解新聞設計與排版方面的知識及技巧,獲益良多。 新傳系同學專心聽講 資深新聞平面設計從業員林偉棠先生細心指導同學 林先生為《傳新報》提供寶貴意見 吳靜教授協助指導新傳系同學
2014年5月27日 傳播學院台灣學術交流團 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台灣傳媒的教育及行業生態,傳播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舉辦了台北學術交流團,拜訪著名的學術機構、媒體及政府部門。 該團二十一名學生在曹虹院長率領,張志宇教授、吳靜教授及鄭雪愛高級講師陪同下,於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由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出發,開展為期四天的學術交流訪問。 同學於是次交流團中,分別參訪世新大學和天主教輔仁大學等二所知名學府,並與當地師生交流,獲益良多。雙方教授亦分享教學經驗,並探討將來進一步擴展學術交流合作的方向。 除了上述學術機構外,全團亦參訪兩間著名的傳媒機構──東森電視台及聯合報系。透過與兩間機構的高層負責人、編輯及記者進行廣泛的意見交流,同學們對於台灣媒體的發展及從事媒體工作應有的態度及技能,有更深入的瞭解與體會。 同學們亦拜會負責處理台海兩岸、香港及澳門關係的政府部門──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由與該部門的政府高層人員對話,同學們更清楚瞭解台灣如何處理與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關係。同時,同學們亦就台灣的教育、政治及經濟等問題與政府官員交流。 全團師生亦參訪台灣的文創產業,對於台灣近年來大力推展文化創意活動,體驗良多。 是次交流活動收獲甚豐,拓闊了傳播學院學生的眼界,亦令教授們有更多新的啟發,有助於學院未來發展。這四天台灣交流,令傳播學院師生十分難忘。 新傳系師生由赤鱲角國際機場出發 新傳系師生與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教授合照 新傳系師生參觀世新大學 新傳系同學與世新大學教授交流 新傳系師生與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系主任習賢德教授合照…
2014年5月24日 傳播學院恒傳親善團義工服務 除了學習,傳播學院亦熱衷於服務社區。在鄭雪愛高級講師帶領下,恒傳親善團於2014年5月24日到訪位於上環的東方護老院,探訪院友。 在三小時的義工服務裏,親善團與院友玩遊戲和唱歌。雖然一些院友臥病在床未能一起參與,但親善團走到他們的房間,與他們一起傾談。不論是親善團或是院友,大家都感到十分高興。 在是次探訪之前,張美鳳教授舉辦了一個工作坊,教導親善團如何準備一份活動計劃書,讓同學們學會在籌備活動時須作充份的計劃和預備。 義工服務完結後,親善團不但學會了如何準備計劃書,同時亦了解到護老院的現況。恒傳親善團希望在將來的日子能夠繼續關心社區,服務社會。 張美鳳教授教導親善團準備計劃書的技巧 親善團與院友玩遊戲 親善團與院友合照
2014年5月7日 與浸會大學電影學院交流 為幫助學生開拓眼界,傳播學院不斷加強與不同院校及學系的聯繫及交流。2014年5日,由曹虹院長率領,鄭雪愛高級講師陪同下,傳播學院的師生代表與來自浸會大學電影專業課程(高級文憑)的師生進行了一天的交流。 浸會大學師生先到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參觀校舍和交流,了解不同設施的運作及傳播學院的課程。及後,兩校師生一同於本校的中菜廳用饍並作更進一步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驗。 到恒管交流後,傳播學院師生前往浸會大學,參觀電影學院內的設施,並聆聽由該院資深講師廖啟智先生主持的講座。及後,兩校師生在該院錄影廠舉行另一場交流會,我院同學在會上勇於發問,對電影製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2014年4月9日 恒傳匯談(十七)我在中國人社會的生活 「恒傳匯談」系列第十七場講座邀請了著名印度裔香港藝人喬寶寶先生為嘉賓,與傳播學院師生分享身為印度裔香港人在香港的各種經歷。 喬先生先詳述他身為印度少數族裔,於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下,所遭逢的文化適應與衝突等問題。他以幽默口吻介紹了自己印度家庭的傳統文化、跨國初戀、初出茅廬工作時的辛酸,以至參加《殘酷一叮》進入娛樂圈後的各種挑戰。喬先生並期勉同學:「沒有事情是不可能,勤力是一定有回報的。回報是今天來、明天來,還是後天來?勤力的回報是一定會到,問題是何時會來。」 喬先生的親身分享,除了讓同學對少數族裔在香港的生活有更深入的認識外,更讓大家體會到他成功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及對工作的認真態度。 曹院長致辭 新傳系二年級學生周㬢雯同學擔任司儀 喬先生(左)與同學分享他在香港的生活,並與鄭雪愛女士(右)交流 講座現場 新傳系同學踴躍發問 曹院長(左)向喬先生(右)致送紀念品 傳播學院師生與嘉賓合照
2014年3月19日 參訪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 為加強新傳系同學對公共關係領域的認識,傳播學院張美鳳教授帶領一眾師生到位於金鐘海富中心的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參觀。師生們受到該集團主席曾立基先生的熱烈歡迎。曾先生和參訪師生們分享的主題是「一個成功公關活動的要素」,此外,他還講解了公共關係領域所遇到的挑戰。參訪結束後,曾先生亦在百忙中抽空與新傳系師生交流,同學們都踴躍發問,而曾先生亦詳細解答同學們的各種問題。這次參訪使新傳系的同學獲益良多。 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主席曾立基先生歡迎新傳系師生 曾立基先生分享成功的公關活動的要素 新傳系同學踴躍發問 張美鳳教授(右)向曾立基先生(左)致送紀念品 曾先生在百忙中抽空與新傳系師生交流 傳播學院師生與曾先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