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 2017年度的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會議於6月3日舉行,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代表傳播學院歡迎專程而來的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的支持。 自2016/17學年起,委員會由六位資深的教授和傳媒工作者組成,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陳祥發博士、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蘇慶祥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高級講師陳家樂博士、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部總監黃金鳳女士、AM730媒體集團社長及總編輯盧覺麟先生和記本事有限公司創辦人李志堅先生。 會議總結全年舉辦的活動和學生的表現,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更向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分享現時課程的發展情況。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亦就業內工作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予以交流。此外,他們分享了對本地就業前景的展望及與業界的聯繫。是次會議對課程發展有重大裨益。 會議結束後,傳播學院教授們聯同一眾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在富豪坊享用午膳。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歡迎辭。 傳播學院張志宇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分享對課程的期望。 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闡述課程運作及概況。 顧問委員和校外評核員 會議上委員互相交流意見。

2017年5月18日 為提升傳播學院學生對電視行業的認識和興趣,傳播學院學生一行27人在鄭雪愛老師及蔡月雲老師陪同下,於2017年5月18日前往鳳凰衛視電視台參觀。 鳳凰衛視李慧小姐悉心安排參觀行程,學生首先觀看精彩短片及一系列有關鳳凰衛視歷史背景與成就的圖片展覽,從中了解鳳凰衛視的業務發展歷程以及該台如何為應對數碼年代的衝擊作準備。此外,學生又參觀24小時直播室、員工辦公室、員工休閒區及員工餐廳,同學得以認識電視台日常運作流程。電視台人性化及舒適開放的工作環境,更讓同學們對電視工作充滿憧憬。對於加入該電視台或其他媒體,李小姐表示對行業要有興趣,如具備良好普通話能力,則更具優勢。 這次活動不但加強同學對電視台工作的認識,有興趣加入電視工作的同學更可藉此機會明白該如何裝備自己,迎接未來新媒體的挑戰。 鳳凰衛視24小時直播室及錄影廠 鳳凰衛視廣播運作部(總控制室) 同學參觀新聞部,認識新聞部如何運作。 傳播學院高級講師蔡月雲老師(左)贈送紀念品予李慧小姐。 傳播學院師生合照

2017年4月22日 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於2017年4月22日進行了獨立評審,藉此收集專業意見讓課程完善。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小組將於2017年9月21至22日蒞臨恒生管理學院進行實地考察評審課程。 獨立評審小組與課程團隊合照。

2017年4月19日 「恒傳匯談」系列第二十九場講座邀請熱血音樂事工創辦人何振賢先生及機構的樂團Boyz Reborn擔任嘉賓,與傳播學院師生分享他們的故事和表演音樂。 何先生講述成立熱血音樂事工的甘苦以及跟Boyz Reborn成員們共同成長的故事。他又以親身經驗作為例子,講述經營社交媒體的策略和技巧。他亦與傳播學院師生分享成立樂團的方法和製作音樂及音樂錄影帶的過程等。 何先生及Boyz Reborn的分享加深教授和同學對運用社交媒體的認識,師生獲益良多。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辭。 何振賢先生講述與Boyz Reborn成員們共同成長的故事。 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三年級生鄺紫珊同學擔任司儀。 蘇銘恒高級講師主持問答環節。 傳播學院同學踴躍發問。 曹虹院長(右一)向何振賢先生(右二)及Boyz Reborn成員致送紀念品。 傳播學院教授與嘉賓們合照。

2017年3月18日 離島區青年發展網絡 — 電台主持及節目製作訓練課程 為了培育青年多元發展,傳播學院與離島民政事務處合辦為期兩天的「電台主持及節目製作訓練課程」。 該課程由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及香港資深電台節目主持人伍家廉先生擔任導師,分享主持電台節目的經驗,簡介香港電台廣播的發展歷程、三間本地電台的業界定位及不同廣播範疇應用的守則及條例。 學員從中學習傳播學理論、口才訓練、說話技巧、聲線運用、臨場應變方法、訪問技巧等。 透過電台節目製作課程,學員可實地參觀錄音室,認識各種系統及器材,並有機會合力製作電台錄音節目。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訓練學員的口才及說話技巧 伍家廉先生向學員講述本地電台的定位 伍家廉先生教導學員如何使用錄音室的系統及器材 訓練課程現場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送紀念品 課程圓滿結束,大家來個大合照

2017年3月15日 「恒傳匯談」系列第二十八場講座邀請了香港紅十字會機構傳訊主管吳家達先生擔任嘉賓。吳先生分享了很多有用的公關策略,如吸引媒體報導的技巧、「標題句」的重要性等。他亦提及新媒體的發展與社交媒體的關係,討論如何利用自媒體為公司作宣傳,及分享危機處理的措施。問答環節中,吳先生亦仔細回答傳播學院學生各項問題。是次講座收獲甚豐,吳先生的分享讓教授和同學們對傳媒與自媒體的影響有了更深入理解,獲益匪淺。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辭 吳家達先生講述傳媒與自媒體的影響 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三年級生姜紫晴同學擔任司儀 張美鳳助理教授主持問答環節 傳播學院同學踴躍發問 曹虹院長向吳家達先生致送紀念品 合照 傳播學院教授與吳家達先生閒談

2017年3月13日 傳播學院舉辦第十一次學術沙龍,邀請了澳大利亞悉尼西部大學人文與傳播藝術學院院長彼得.哈金斯教授,主講「創意產業︰新文化和教學示範」。 這次學術沙龍中,彼得.哈金斯教授與傳播學院教授們分享創意產業在澳大利亞的發展過程和影響,亦討論如何配合行業的趨勢培育下一代,以及把創意產業與傳播學基礎結合的可行性。 透過這次交流,教學人員對新聞及傳播教學方向有更深入、具體的瞭解,亦有助於提升學院的教學質素。 彼得.哈金斯教授擔任沙龍的主講嘉賓 學術沙龍現場 傳播學院教授踴躍發問 曹虹院長代表傳播學院致送彼得.哈金斯教授紀念品 彼得.哈金斯教授與傳播學院教授合影 彼得.哈金斯教授參觀傳播學院

2017年3月8日 「恒傳匯談」系列第二十七場講座邀請了前政府新聞處新聞主任周子烈先生擔任嘉賓。周先生講述社交媒體對政治選舉的影響,分析美國和香港的選戰文化如何被社交媒體改變。周先生以圖表、數據說明兩地的政治情況,簡單明瞭。他亦指出持續增加的「假新聞」會對社會造成無形損害。 在問答和討論環節,周先生與香港01資深編輯(博評)林立志先生、《線報》創辦人徐海山先生和《線報》主編莊初傑先生等嘉賓進行了熱烈討論。 是次講座收獲甚豐,周先生的分享和嘉賓的討論,讓教授和同學們對社交媒體影響有了更深入理解,獲益匪淺。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辭 周子烈先生分享媒體及公關工作經驗 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三年級趙嘉駿同學擔任司儀 蔡月雲高級講師主持問答環節 周先生、香港01資深編輯(博評)林立志先生(左一)、《線報》主編莊初傑先生(右二)和《線報》創辦人徐海山先生(右一)進行熱烈討論 傳播學院同學踴躍發問及講座現場 曹院長向周先生致送紀念品 合照

2017年3月1日 傳播學院在3月1日舉行頒獎典禮,頒發2015-2016年度的院長榮譽狀、最佳進步獎、飛躍進步獎及傳播學院榮譽狀四個獎項。傳播學院師生及得獎學生家長獲邀出席典禮分享喜悅。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辭時肯定學生的學術表現,並頒發院長榮譽狀給44名學生。除以上四個獎項外,頒獎典禮亦表揚了恒傳親善團團員在2016年對學院的貢獻。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辭 鄭雪愛高級講師擔任頒獎典禮司儀 曹院長頒發2015/16年度院長榮譽狀 張志宇副院長頒發2015/16年度最佳進步獎及飛躍進步獎 李少南教授頒發2015/16年度傳播學院榮譽狀給一年級同學 新聞及傳播課程副總監陳智傑助理教授頒發2015/16年度傳播學院榮譽狀給二年級同學 新聞及傳播課程副總監吳靜助理教授頒發2015/16年度傳播學院榮譽狀給三年級及四年級同學 傳播學院教師、得獎學生及家長合影

2017年2月22日 香港科技園參觀活動 傳播學院在2月22日舉行香港科技園參觀活動,蕭旭泰教授、張國威博士、鄭雪愛老師與蔡月雲老師聯同20名學生參與。此行旨在開拓學生視野,培養他們對時代發展趨勢的觸角。   傳播學院師生獲安排體驗「科技探索之旅」,導賞員為師生詳細講解園內各種設備和科技的最新發展。他們亦參觀了「高錕教授:光纖通訊之父展覽廳」和「綠環館」,了解光纖的應用及未來發展,以及綠色科技和可持續發展技術的應用。   此行透過富有趣味性的方式,讓學生探索科學的奧祕,增加他們的環保知識,從而領略箇中的創新意念。 經驗豐富的導賞員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 「綠環館」 「高錕教授:光纖通訊之父展覽廳」 傳播學院師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