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於2018年11月17日舉行頒獎典禮,頒發2017/2018年度的院長榮譽狀及最佳進步獎,以表揚同學卓越的學術成績。本年度逾50位就讀中文(榮譽)文學士、英國語文(榮譽)文學士、文化及創意產業(榮譽)文學士及亞洲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的學生得獎。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師生、得獎學生母校的校長、老師以及家長獲邀出席典禮,一同分享喜悅。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致歡迎詞。 院長榮譽狀得獎學生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課程主任、得獎學生母校校長及得獎學生大合照

2018年11月14日 傳播學院於2018年11月14日舉行「恒傳匯談」系列第三十四場講座,邀請香港電台新聞部記者及城市論壇主持人蘇敬恆先生擔任嘉賓。 蘇先生引用蘋果公司創辨人之一喬布斯先生2005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禮上的致詞,藉此鼓勵學生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並追求夢想。於答問環節,學生詢問蘇先生於2008年報導四川汶川地震的情形及如何在敏感議題上衡量道德問題。蘇先生分享了他於四川地震發生後在當地採訪一個剛失去孩子的母親時,所面對的困難及感情上的衝擊。所有師生均深受啟發,對於記者在實地工作時必須面對的挑戰也有更深刻的了解,獲益良多。 傳播學院高級講師蘇銘恒先生擔任司儀並主持問答環節。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歡迎詞。 蘇敬恆先生分享採訪的經歷與感受。 傳播學院學生提問。 曹教授致送紀念品予蘇先生。 蘇先生與傳播學院教師合照。 大合照

11月2日及3日 大中華研究中心及傳播學院合辦「2018兩岸四地財經新聞及企業傳播教育發展研討會」於2018年11月2日及3日在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圓滿舉行。 研討會為期兩天,來自兩岸四地的資深學者和業界菁英,聯同傳播學院教學人員和大中華研究中心同仁,出席研討會交流意見及經驗。本屆研討會主題為「融合與創新:數碼時代的傳媒變革與傳播教育」,共有四個討論場次,分別為「新聞及傳播高等教育面對的新挑戰」、「後真相視角下的政治與新聞」、「大中華地區企業傳播的發展」,及「媒體新商業模式與傳播科技」。各場次與會者就相關議題深入討論並提出灼見。 通過研討會,恒大與海峽兩岸著名學府的傳播學院、傳媒機構及商業機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研討會前夕舉行歡迎晚宴 開幕禮合照 香港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致開幕詞。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於開幕禮致歡迎詞。 第一場次主持人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教授 研討會第一場次與會者大合照 學者及業界菁英們專心聆聽簡佈。 第二場次主持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李雙龍副教授 研討會第二場次與會者大合照 第三場次主持人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課程主任李少南教授 研討會第三場次與會者大合照 第一天研討會後共進晚餐 第四場次主持人輔仁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洪雅慧教授 研討會第四場次與會者大合照 閉幕禮大合照

2018年11月2日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傳播學院學生於「2018中國日報校園學報新聞獎」比賽共贏得六個奬項,成績令人鼓舞!由此可見業界對恒大學生的學習成果及學以致用能力,予以肯定。 今年大會共收到來自內地、台灣、澳門及香港38所大學共724份參賽作品,競逐26個獎項,得獎者由兩岸四地新聞學教授及資深傳媒人組成的評判團選出。 頒獎禮於2018年11月2日舉行,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主禮。恒大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率領學院老師出席,恭賀獲獎的同學。 得獎作品: 數碼鴻溝-街市智能化被遺忘的長者 傳新報第二十七期 香港熱門手遊進軍內地路難 行 上架費貴 審批緩慢 Hong Kong Baseball Longs for Playing Space Alternative Formula Enlightenment Post Issue 27 Decoding…

2018年10月31日 「恒傳匯談」系列第三十三場講座於2018年10月31日舉行,安永大中華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總監何智權先生應邀擔任主講嘉賓,主題為「大中華地區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狀況」。 企業可持續發展既是新興行業,也是嶄新概念。何先生首先介紹作為企業社會責任顧問的工作概況,接著分享過去在北京跟中國大企業合作的經驗。 於問答環節,何先生解說為企業客戶工作時,如何就可持續發展和盈利之間,達致平衡;這亦是業界面對的關鍵問題。 參與講座的教職員及學生都獲益良多,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及相關工作範疇加深了解。 傳播學院助理教授趙萌萌博士擔任司儀並主持問答環節。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歡迎詞。 何智權先生分享企業可持續發展議題。 傳播學院學生提問。 何先生於問答環節與師生交流。 大合照

2018年8月21日 傳播學院於2018年8月21日為新生舉行迎新日,歡迎他們加入學院。曹虹院長首先為活動揭開序幕,致歡迎詞之餘,更勉勵新生們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 教職員其後逐一介紹學院的架構、課程及設施,以及學院新實行的副修課程安排。新聞及傳播系會會長亦應邀出席活動,介紹及宣傳系會活動。教職員與學生其後一起享用午餐並拍攝大合照,盡顯學院的溫馨與融洽。 傳播學院教職員、迎新日活動學生組長及新生大合照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歡迎新生。 高級講師鄭雪愛老師介紹學院及學院所有教職員。 講座 講座 講座 陳志傑博士(相片一)、吳靜博士(相片二)及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相片三)為新生簡介課程內容及架構。 高級講師蘇銘恒老師簡介暑期實習及工作坊。 新聞及傳播學系系會會長陳智成同學簡介系會及宣傳來年活動。 新生專注地聆聽台上講者的講解。 師生在活動完滿結束前享用午膳。

2018年8月8日 恒管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於2018年8月8日與傳媒會面,發表「港口協作模式 – 共享設施締造優勢」研究結果及建議。研究由黃惠虹博士、馬凱琳博士和梁志堅教授進行,提出葵青貨櫃碼頭的碼頭營運商應共享泊位、吊機和貨櫃堆場等設施,以及在基礎設施和操作系統上合作。 進行研究時,恒管使用葵青貨櫃碼頭2017年其中一個月的貨運實際數據,就貨櫃箱在不同碼頭之間的往來運輸(Inter-Terminal Transfer,下稱「ITT」)進行優化模擬測試。研究團隊共模擬了六種貨櫃箱轉運量的情景,然後推算碼頭營運商在有協作和沒有協作情況下所需的ITT次數。 模擬推算的結果顯示,若碼頭營運商進行協作,ITT次數、船公司的ITT相關支出,以及由ITT運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分別可減少達49%、49%和40%。 研究顯示,實施協作模式之後,碼頭操作效率會有所提升,估計每年可減少291,044次來回不同碼頭的不必要ITT次數。根據運送每個貨櫃箱的平均ITT收費為300港元計算,船公司每年可節省高達8,800萬港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亦可減少達4,655噸;每艘貨輪的平均等候時間可減少近一小時。 研究團隊強調,要令協作取得成功,所有碼頭營運商的決策者需仔細規劃和參與。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開始浮現,現在是改變貨櫃碼頭營運的時機。 恒管報告的結論認為,通過碼頭營運商之間的協作,可降低ITT水平,提升香港貨櫃碼頭的效率和競爭力。 下載報告 下載簡報 (左起)馬凱琳博士、黃惠虹博士及梁志堅教授 研究團隊向傳媒講解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