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 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環球供應鏈管理理學碩士課程,於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最新公布的QS國際貿易碩士排名2025中位列第84,而在香港及大中華區則分別排名第四位及第七位,成績斐然。決策科學學院院長陳偉森教授對課程獲國際肯定感到鼓舞,他表示學院未來會繼續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及研究,以及多元化的學習環境,鼓勵創新教學,培育學生成為商界及管理決策專業的領袖。課程主任吳志雄博士表示,課程的成功有賴團隊的努力和貢獻,以及學院的支持,藉此衷心感謝優秀及專業的教學和行政團隊。環球供應鏈管理理學碩士課程成立於2019年,內容涵蓋不同領域的環球供應鏈管理知識和技能,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透過創新的教學方法及課程設計,讓學生掌握商業環境所需的管理及決策能力。

近年人工智能發展蓬勃,遊戲譯界精彩紛呈,創新不斷,機遇處處。有見及此,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將舉辦「遊戲翻譯大冒險 2025」,誠邀中四至中六學生參與。是次活動結合互動工作坊及翻譯比賽,旨在讓中學生親身體驗遊戲本地化的模式、科技及策略,了解行業發展動向,為未來大學選科及就業規劃做好準備。 網站:點擊此處日期:2025年6月28日(六)地點:香港恒生大學報名:請經活動網站提交報名表格截止日期:2025年5月9日

2025年2月6日 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四年級學生高浚銘和董鎂呈,分別獲得2024年度英國皇家採購與供應學會卓越學生獎和優異獎。今屆共有15位來自香港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賽,參賽者需以「人工智能於採購及供應鏈的應用」為題撰寫論文。兩名恒大學生在論文中探討如何透過人工智能優化企業的採購及供應鏈程序,提升效率。此外,他們並需通過甄選委員會的面試,分別就採購及供應鏈相關專業範疇進行討論。經過嚴格的評核,兩名恒大學生最終憑出色的分析和表現獲獎。  (左起)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課程副主任(商業物流)李偉業先生、高浚銘、董鎂呈和課程主任何道森博士。

2025年1月10日 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與廈門華僑大學(華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藉此加強學院之間的聯繫與協作,推動人工智能提升新聞傳播教育。合作備忘錄由傳播學院院長曹旨言教授與華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桂亭教授,於2025年1月9至10日恒大代表團拜訪華大期間簽訂。代表團亦與華大副校長林宏宇教授會面,並與華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書記李永松先生、王桂亭教授及副院長朱丹紅副教授等領導交流,雙方就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新聞教育、師生交流、學術研究等方面交換意見,期望通過尖端技術的創新應用,提高新聞傳播教育的科技元素,為全球文化傳播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王桂亭教授(前排左)與曹旨言教授簽署備忘錄。

2025年1月6日 恒生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及特區政府的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於2025年1月6日聯合舉辦研討會,吸引逾100名學生參與。人才辦總監劉鎮漢先生發表題為「全球機遇 匯聚香港」的演講,與恒大商業管理碩士課程的學生分享在香港發展的機遇及優勢。劉總監並分享其職業生涯,鼓勵學生把握機會,勇於嘗試新事物。此外,商學院院長朴勝虎教授、副院長(教與學)梁劍平博士、副院長(授課式研究生課程)萬頴恩博士在會後與劉總監探討人才發展等相關議題,期望能有效加深來港學生對香港人才政策的了解,加強他們於畢業後留港發展的信心。 (左起)梁劍平博士、劉鎮漢總監、朴勝虎教授、萬頴恩博士。

2024年12月20日 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與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於2024 年12月20日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正式開啟雙方學術交流與協作發展。恒大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社會科學系系主任高朗教授,以及公共政策及風險治理社會科學碩士課程教學團隊到訪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由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國際交流處(港澳台事務辦公室)處長陳樂天教授、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唐斌教授、副院長賈海薇教授,以及公共管理學院轄下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接待。雙方將通過加強師生互訪、優先錄取、舉辦研討會、交換教學等方式,加深互相交流與合作,促進提升教學與研究水準。 高朗教授(前排左 )與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唐斌教授(右)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

2024年12月20日 恒生大學於2024年12月20日舉行首屆「傑出中小企ESG及商業表現獎」頒獎典禮。該獎由商學院與初創及中小企資源中心主辦,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協辦,旨在表揚業務表現出色,並成功將環境、社會及管治理念融入日常營運、實現可持續增長的中小企業。今屆共有九間公司獲頒「傑出中小企ESG產品獎」,以及19間公司獲頒「傑出中小企ESG服務獎」,合共28間中小企業獲獎。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ESG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為各行業營運的重要核心,更是中小企業邁步向前的重要一步。商學院副院長(授課式研究生課程及行政人員培訓)兼首席評審萬頴恩博士表示,此獎項不僅肯定中小企在ESG及可持續發展領域所付出的努力,並啟發更多中小企將可持續發展轉化為商機,融入營運核心,實現長遠成功。大會並邀得香港紅十字會、職業安全健康局,以及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的代表,分享對ESG及可持續發展的真知灼見。本屆頒獎禮獲多個法定機構及商會支持,包括職業安全健康局、商界環保協會、平等機會委員會、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香港紅十字會、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香港中小企促進聯會、香港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中小企國際聯盟,以及技術顧問Riskory Consultancy。 首屆「傑出中小企ESG及商業表現獎」得獎者及出席人士。

2024年12月2日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於2024年12月2日舉辦公開講座,邀得國際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博士主講「1984-2024年華語世界的戲劇製作」。賴博士深入探討1984至2024年間當代中國戲劇的發展歷程。他分享自己從華盛頓到台灣的雙文化成長背景,並剖析在面對文化衝突時,這些經歷如何影響並塑造他的戲劇創作風格。活動吸引近120人出席,包括教職員、學生及外界人士。 賴聲川博士主講「1984-2024年華語世界的戲劇製作」。 賴聲川博士講座全場滿座。

2024年11月28日  黃漢華博士(Dr Peter Wong)——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ASTRI)副首席工程師,於2024年11月28日出席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舉辦的「恒傳匯談 」,分享有關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的經驗,探討技術層面及頭部交換的應用,以及這項技術相關的倫理考量和挑戰。 黃博士通過不同示範影片,解釋了面部交換和頭部交換之間的區別,指出頭部交換技術在電影、遊戲及虛擬現實/擴增實境中均有廣泛應用。他指出,雖然深度偽造技術提供了創新的可能性,但它也帶來了各種社會挑戰,目前需制定規範以確保負責任使用。 他還提醒與會者注意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個人照片的風險,以減少潛在的惡意使用和傷害。 黃漢華博士與傳播學院師生分享了有關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的經驗。 分享會後,黃漢華博士與師生一同合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