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近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及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已成為全球趨勢,並對香港的影響逐步加深。香港恒生大學 ESG 研究中心發佈 ESG 持份者調查報告,顯示投資者願意投資高評級 ESG 股票,而 ESG 表現良好的企業可在吸引投資者的同時,塑造員工的綠色消費行為,締造雙贏局面。恒生大學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暨 ESG 研究中心主任鄭子云教授在教資會院校發展計劃贊助下,進行研究項目「組建『環境、社會、管治』情報的研究基建平台:持份者角度」(研究資助局項目編號:UGC/IDS(R)14/21),並於今年 4 月發佈報告《對投資者和消費者 ESG 實踐的調查: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和美國的比較 》。報告涵蓋「投資者」和「消費者/員工」兩項調查,旨在了解企業的角色,以及這些持份者如何評估企業的 ESG 投入度和表現。在「投資者」調查中,研究團隊聘請市場調查公司於 2023 年 11 月,分別對美國及內地的投資者以線上形式進行調查,各收到 291 和 300…
2024年4月24日香港恒生大學去年底與屈臣氏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恒生大學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支援,包括獎學金、實習、早期職涯計劃、應用研究項目等。首個合作項目已於今年第一季與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超級市場(百佳)率先舉行。恒生大學與百佳合作舉行「創意共創」工作坊及比賽,由恒生大學市場學系邀請及指導學生發揮創意思維,為百佳最新品牌新角色設計行銷策略及提供創新行銷點子,同時增強同學與商界合作的實戰經驗。30 名恒生大學學生組成七組隊伍參與,他們聽取有關百佳最新品牌新角色「佳蛋仔」及「百便星」的背景及誕生理念後,須於兩個小時內應用課堂上所學到的市場學知識,包括廣告與綜合營銷傳播、品牌管理、消費者行為和服務營銷等,商討及匯報合適的行銷策略,並由恒生大學及百佳管理層組成的評判團選出三組優秀隊伍,並將挑選有潛質的學生到百佳市場部實習。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樂見大學與屈臣氏集團於去年年底簽署合作儀式後,已迅速展開首項合作計劃。「我很高興本校同學能夠參與百佳為其品牌注入新元素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的品牌行銷計劃發揮創意並從中學習,此機會實屬難得,希望本次合作可為百佳品牌找到新亮點。」百佳超級市場(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吳逸群女士表示:「百佳很榮幸能成為集團與恒生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首個落實計劃的第一個品牌。透過是次實戰比賽,我們看到恒生大學同學的無限可能,同時亦很開心百佳能為市場系各級別的學生帶來學習及實踐機會,讓他們更深入認識零售業,將課堂中的理論實踐,讓他們成為未來的零售業領袖備戰。」冠軍組別代表吳佩雯(市場學系三年級學生)表示,今次活動是她與同學實踐課堂知識的絕佳機會,豐富其學習經歷。「在問答環節時,百佳管理層給予我們即時的回饋,刺激我們的想法,這有助提升我們的創意解難能力,日後能更清晰、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我們提供的策略及創意點子更有機會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實在難能可貴,我們都非常興奮!」百佳最新品牌新角色「佳蛋仔」及「百便星」即將於各線下及線上平台隆重登場,配合一系列限時優惠、別注商品及品牌聯乘活動打開百佳新形象、新篇章!請密切留意百佳線下及線上平台的最新動態。 何順文校長(左)與百佳超級市場(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吳逸群女士。
2024年4月23日香港恒生大學一直推行全面和豐富的獎學金計劃,嘉許及鼓勵表現傑出的學生。恒生大學於 2024 年 4 月 23 日舉行一年一度的獎學金頒獎典禮,頒發逾 600 個獎學金,總金額共約港幣 1,500 萬元。獎學金涵蓋五個範疇,包括入學獎學金、學術獎學金、聯課活動獎學金、海外學習獎學金及特區政府獎學金。大學感謝各捐贈單位的慷慨捐助,鼓勵學生作多方面發展。 恒生大學舉行獎學金頒獎禮。
2024年4月16日恒生大學住宿書院聯合高桌晚宴於2024年4月16日舉行,共有400位師生及嘉賓出席。晚宴由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辭揭開序幕,校委會主席鄭慕智博士頒發本學年校委會主席碗總冠軍予連續四屆蟬聯的潘燊昌樂群書院。晚宴邀得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開考試總監麥勁生教授擔任演講嘉賓,與同學分享學習武術對身心及社交上的幫助及啟發。晚宴上,校董會主席施穎茵女士帶領一眾嘉賓,與師生交流互動。 住宿書院師生穿上長袍出席高桌晚宴。 鄭慕智博士(左十)頒發校委會主席碗總冠軍獎盃予潘燊昌樂群書院代表。 麥勁生教授與師生分享。
2024年4月18日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4年4月18日舉行「第八屆商業新聞獎」頒獎典禮,以表揚在商業新聞有卓越表現的新聞從業員,肯定他們對社會及業界的貢獻。頒獎禮邀得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現富衛集團主席馬時亨教授擔任主禮嘉賓。本屆商業新聞獎共設九大範疇、超過 30 個獎項,涵蓋商業及金融新聞等各個領域,其中「最佳商業『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新聞報道獎」為新設獎項。6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評審,就參賽作品的新聞價值、影響力、原創性、獨家性、報道質素、報道及寫作技巧、分析能力及視覺表達等多方面評審準則,選出得獎佳作。本屆得獎媒體包括:無綫電視、香港 01、Now TV、香港有線新聞、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香港電台、南華早報、信報財經月刊、明報、大公報、中國日報香港版、點新聞、胡‧説樓市。「年度新晉商業新聞記者獎」由《明報》黃志偉獲得,而「年度商業新聞記者獎」則由《信報財經月刊》的李俊杰獲得。其他獎項包括「最佳商業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新聞系列報道獎」、「最佳房地產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環境、社會、企業管治』新聞報道獎」、「最佳經濟及金融政策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科技新聞報道獎」,以及「最佳大灣區商業新聞報道獎」。馬時亨教授致辭時表示,操守及專業對新聞行業尤其重要,他感謝新聞工作者致力求真,為公眾利益繼續緊守崗位,為大眾帶來優質的新聞報道。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表示,商業新聞不僅讓市民大眾認識和理解商業世界,更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他指,現今世界極度紛亂,必須更加堅定地守衛基本新聞原則,追求真相。「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擔當起為社會捍衛真相的角色,為公眾提供準確無誤的信息,進而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和進步。」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讚揚得獎者以專業的表現,為社會帶來豐富多元的商業新聞。他說:「疫情過後,世界逐漸復常,然而,香港的經濟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政府及各界正積極思索促進經濟發展的出路。傳媒在推動大眾對政策的認識與思考,能發揮積極作用,期望你們能夠持續發表多元角度的報道,為推動經濟發展帶來新思維及新動力。」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表示,今屆商業新聞獎收到超過 500 份參賽作品,數量為歷屆之冠,充分顯示出新聞業界對商業新聞獎的高度肯定。她衷心恭賀所有得獎者,並感謝各界一直以來的支持。曹教授說:「新聞行業充滿挑戰,需要具備多元技能及敏銳新聞觸角的人才。傳播學院一直致力培育具創新思維及專業素養的新聞從業員,並且不斷調整及優化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及探索的機會,以應對日新月異的新聞環境。」為了進一步培育傳播人才,曹教授透露,傳播學院今年九月將推出「藝術及文化傳播(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培養具備藝術文化素養及商業推廣能力的專才,為新聞與傳播業界注入新活力。 恒生大學管理層、校董及校務委員會成員、第八屆「商業新聞獎」得獎者、評審以及贊助商合照。 「年度新晉商業新聞記者獎」由《明報》黃志偉獲得 。 「年度商業新聞記者獎」由《信報財經月刊》李俊杰獲得。
2024年4月17日 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與稻苗基金會(稻苗)合辦的「餐飲業青年創業家比賽頒獎典禮」於2024年4月17日圓滿舉行。比賽旨在為對香港飲食及餐飲行業熱衷的年輕人提供創業良機,給予他們實現營商理念和追尋夢想的跳板。 參賽組別「糕點時光」憑著社會創新概念,並以傳承傳統糕點文化的商業方針奪冠。而優異獎得主「蒸 · 幸福」構思開設親子食肆,主打輕盈、養生菜式,強調高品質用餐體驗。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致辭時表示:「比賽令有志於餐飲業的年輕人能夠實現夢想,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讓青年人發揮創意,一展所長。參加者通過比賽構思創業方向,從而更深入了解餐飲業的運作和商機。我深信年輕人可透過是次機會發揮潛能,豐富餐飲文化並推動行業傳承。」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主席江志恒先生感激恒生大學以及各界的支持,他說:「為了這個餐飲業界創業計劃,無論在籌款、錦屏街店舖租務安排、室內裝修、飲食牌照、開立銀行戶口、行業諮詢、比賽流程,都獲得社會不同界別持份者協助,冀望大家繼續支持香港餐飲業發展。」 奧運單車選手及亞運金牌得主黃金寶先生表示:「我非常高興能夠與比賽得獎者一同慶祝獲獎的喜悅。作為單車用品店創業家,我認為創業歷程是需要堅持、熱情和與時並進。期待看到他們的成就,並祝願他們創業成功。」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首席營運總監馬浚偉先生亦恭賀及勉勵得獎者,「在創業路途上,大家要珍惜機會,無論經歷成功與失敗,都會令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希望優勝隊伍可以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為餐飲業作出貢獻。」 四組決賽隊伍在台上分享他們對餐飲行業的熱忱,以及提案的構思過程。比賽獲獎團隊如下: 冠軍得主: 糕點時光優異獎得主: 蒸 · 幸福 比賽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 https://www.ida.org.hk/ https://cie.hsu.edu.hk/ 香港恒生大學與稻苗基金會代表與得獎隊伍合照。 參賽組別「糕點時光」憑社會創新概念,並以傳承傳統糕點文化的商業方針奪冠。 優異獎得主「蒸 · 幸福」構思開設親子食肆,主打輕盈、養生菜式,強調高品質用餐體驗。
2024年3月21日恒生大學舉行「高瞻睿智 ── 香港恒生大學榮譽博士講座系列」,由恒生大學2023年度榮譽博士、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勝博士以「新世代在全球化經濟中的機遇和挑戰」為題,分享其豐富的人生經驗。王博士憶述當年父母以難民身分從上海來港,生活捉襟見肘;但無論經濟有多窘迫,其父都以子女的教育為先,令他深悟教育的重要。他形容教育有如在身上放上很多「鈎」,讓人擁有知識去鈎緊一個又一個新機遇,所以教育是永無止境的。談及年輕人如何裝備自己迎接未來挑戰,王博士認為必須擁有廣闊胸襟,凡事抱開放態度,善於與不同持份者溝通,培養世界觀以全盤掌握事情脈絡,學習新科技,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下持續向前邁進。縱橫銀行界四十多年,王博士經歷無數次的市場危機,以處事不驚的態度應對各種挑戰。至於現今環球政經局勢動盪,年輕人該如何自處。王博士直言有很多事情不是個人能夠控制,可以做的就是「Manage what you can manage」(管理你所能夠管理的事情)。他寄語同學要勤奮用功,不要怕吃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網絡。 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右二)及校長何順文教授(左二)向王冬勝博士致送恒生大學紀念品。左起︰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校務委員會副主席錢乃駿先生、 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
2024年3月26日恒生大學於2024年3月26日與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穗港兩地青年就業創業,鼓勵及支持他們融入大灣區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建立聯繫制度、定期合作舉辦校園招聘活動、兩地青年訪企交流、特別為恒生大學學生建立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的基地等。協議亦強調支持穗港澳青年參與創新創業大賽,鼓勵他們透過創業比賽建立交流的橋樑。恒生大學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表示:「香港恒生大學很榮幸成為首家與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簽署合作協議的香港高校,寄望是次合作能增進穗港兩地青年在就業創業上的交流,為培育大灣區人才作出貢獻。」 方永豪博士(右)與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主任李漢章先生在廣州舉辦的 「大灣區職場導師計劃」 交流大會上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2024年3月26日香港恒生大學亞太東盟綠色政策中心於3月26日舉行開幕禮。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亞太東盟綠色政策中心不僅是一個學習與發展中心,更是希望、創新和合作的象徵。憑藉各方的努力、專業知識和資源,定可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方案,鼓勵綠色投資,並促進家族辦公室的永續發展。」作為領先的國際綜合綠色教育機構,恒生大學亞太東盟綠色政策中心將與東盟及亞太地區國家進行交流和合作,透過宣傳和教育,積極促進政府、企業和社區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推動永續發展的有效變革。 恒生大學亞太東盟綠色政策中心舉行開幕禮
2024年3月20日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提供最先進及舒適的環境予師生進行教學與研究,香港恒生大學興建新教學大樓「創意人文館」,並於2024年3月20日舉行開幕典禮。典禮由恒生大學校董會主席施穎茵女士、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校董暨校園擴展督導委員會主席譚天放先生及校長何順文教授主禮。 施穎茵女士致辭時表示,創意人文館開幕是恒生大學的里程碑,體現大學積極配合時代發展,憑藉獨到的眼光與視野,將恒生大學打造為優秀學府的決心及熱誠。她說,「人文」是恒生大學辦學精神核心,而「創意」則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創意人文館」正正結合這兩種元素,讓學生於具備頂尖配套的環境下學習、探索和實踐各種知識和技術,為未來投身社會、開展事業做好準備。 何順文校長致辭時表示,大學一向與時並進,致力培訓人才迎合社會的需要。「藝術是人文精神的載體,而文化創意產業是國家及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發展的大趨勢。為了宏觀長遠謀劃,並以推動香港教育的發展為己任,恒生大學於2021年底開始動工興建『創意人文館』,旨在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何校長特別感謝社會有心人慷慨捐款支持,讓恒生大學成功啟動及築成新大樓,足證大家對恒生大學的信任、肯定與鼓勵。 「創意人文館」是一座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兼備的新大樓,位處校園最具歷史部分和新近開發項目的交界,貫通校園新舊建築,象徵「新舊」連結。大樓樓面面積約3,000平方米,設有展覽廊、李家誠創新實驗室、多媒體空間、演講廳等,配備尖端燈光和音響系統、動畫、電腦、圖像和視頻編輯製作設施。 早於竣工前,「創意人文館」已於2023年12月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綠建環評新建建築2.0版暫定鉑金級」認證,並獲得香港測量師學會頒發「QS大獎(創新服務)金獎」。新大樓從建築設計到施工,各個環節都融入環保元素,減低碳足跡。例如採用具高效能的照明和電源設施、環保建築材料和建築信息模擬(BIM)支援的整合設計等,而在天台裝置的太陽能光伏系統為大樓的一般照明和電源提供替代能源。 恒生大學新教學大樓「創意人文館」開幕典禮由(左起)譚天放先生、施穎茵女士、鄭慕智博士及何順文校長主禮。 「創意人文館」於校方管理層見證下正式開幕 校方特別感謝社會有心人慷慨捐款支持,讓恒生大學成功啟動及築成新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