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 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與策略(下)——利用優勢開拓新機遇 | 明報 |
2022-05-25 | 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與策略(上)—— 社會功能與市場化 | 明報 |
2022-09-26 | 破解ESG的一些迷思(上)——社會契約與負責任管理理念 | 明報 |
2022-10-05 | 破解ESG的一些迷思(下)——不同持份者角度衡量企業表現 | 明報 |
2023-02-13 | 文化事業vs.文創產業——要有靈魂的發展藍圖 | 明報 |
2023-06-19 | 何順文談創造力、AI危與機及人文素養 | 亞洲週刊 |
2023-04-20 | Time to reform ESG by reporting values created for each stakeholder | China Daily |
2023-02-14 | 人工智能新紀元呼喚人文素養 | 信報 |
2022-09-06 | 「成功」與「價值」的分別 | 灼見名家 |
2022-09-02 | 「成功」與「價值」的分別(下) | JobMarket |
2022-08-26 | 「成功」與「價值」的分別(上) | JobMarket |
2022-05-11 | Optimizing Stakeholder Values | AACSB International |
2022-04-11 | 從特首選舉談領袖性格的重要性 | 信報 (灼見名家轉載) |
2022-03-14 | 平衡商業利益與持份者價值:反思企業使命與高管責任 | 亞洲週刊 |
2021-07-15 | Revisiting the Purpose and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Creating Value for Stakeholders | HKEJ |
2021-06-29 | 人生小語 - 了解、承認與重建自己 | 明報月刊 |
2021-05-07 | HK's capitalism requires a 'Great Reset' to rebalance | China Daily Hong Kong |
2021-03-02 | 重塑漸迷失的ESG: 應重視對利益相關者責任 | 信報財經月刊 |
2021-02-25 | 香港經濟結構大重整與解決深層次矛盾 | 明報 |
2020-08-25 | 風波疫情後 對資本主義和企業責任的反思 | 明報 |
2020-06-23 | 全球疫情帶來的一些教訓與啓示 | 明報 |
2021-01-19 | 全球疫情中檢視企業的目標與管治 | 星島日報 |
2021-01-11 | 在效率、韌力與公平之間尋回平衡: 放任資本主義需大重整 | 亞洲週刊 |
2020-08-03 | 香港首所榮譽學院 致力培育未來領袖 | 星島日報 |
2020-07-15 | 「橫琴模式」珠海小島或深圳邊境租地 紓港地荒? | 星島日報 |
2020-03-10 | 疫情下實時視像教學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 明報 |
2020-05-10 | New lessons and new chances amid coronavirus pandemic | China Daily |
2020-04-11 | Real-time video teaching can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 University World News |
2020-03-26 | Real-time video teaching stimulates education innovations | China Daily |
2019-09-25 | 大學之道(四):回歸人文關懷 | 明報 |
2019-09-11 | 大學之道(二):提升資訊素養 | 明報 |
2019-09-18 | 大學之道(三):培育明辨思維 | 明報 |
2019-08-02 | 「博雅+專業」教育模式突破傳統局限 | 信報 |
2019-06-12 | AI 年代 呼喚博雅教育 | 明報 |
2019-05-27 | 大灣區發展有願景方向 但更需策略與指標 | 明報 |
2019-05-04 | 大學無限額彈性收生計劃 衝擊DSE認受性 | 信報 |
2018-12-13 | 聲如洪鐘,鐵漢柔情──悼陳明銶教授 | 灼見名家 |
2018-10-29 | Local universities need to reform admission culture | China Daily |
2018-10-06 | 扭轉選科潮流 改革大學收生策略 | 信報 |
2018-08-30 | Downstream R&D emphasis ignores educational purpose | China Daily |
2018-08-10 | 合資格DSE考生 宜選自資學士而非副學士? | 信報 |
2018-07-06 | 政府對自資院校規管得宜 可發揮優勢特色 | 明報 |
2018-07-09 | 政府應加強支援自資院校 確保公平競 | 明報 |
2018-06-30 | 香港高等院校在創科研發上的角色與挑戰 | 信報 |
2018-06-04 | AI era calls for overhaul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China Daily |
2018-05-11 | 香港缺少了...... 民間創科文化與創業家精神教育 | 信報 |
2018-04-13 | AI年代下 本科生所需的5C素質 | 信報 |
2018-03-10 | 地區內博雅院校 須處理的三個融合 | 信報 |
2018-03-01 | 人文素養、人文教育與文理融合 | 明報月刊 |
2018-02-12 | Four-yea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ell worth cost | China Daily |
2018-02-03 | 未來博雅院校發展方向 | 信報 |
2018-01-12 | 四年學位教育肯定「物超所值」 | 信報 |
2017-12-08 | 科技與人文要相融並濟 | 信報 |
2017-11-06 | 大學教育不是球賽 抗拒排名遊戲 | 信報 |
2017-10-14 | 落實大學通識教育之困難與策略 | 信報 |
2004-11-01 | 商管教育的價值、挑戰和機遇 | 信報財經月刊 |
2007-12-12 | 商界與學界合辦公司管治卓越獎 | 信報財經新聞 |
2009-10-25 | 海潚後商管教育反思與改革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0-01-09 | 香港高等教育應否及能否產業化?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0-01-16 | 高教產業化的隱憂與機遇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0-01-23 | 高教產業化的競爭策略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0-01-30 | 香港高校拓內地教育市場方針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0-04-19 | 透過住宿式書院改革大學本科教育 | 澳門日報 |
2011-01-13 | 具靈魂的卓越:重拾大學教育的價值 | 明報 |
2011-05-02 | 通識教育培育共同核心能力 | 澳門日報 |
2011-12-01 | 向上游難於登天? — 香港社會流動的分析與對策 | 信報財經月刊 |
2012-06-17 | 博雅教育: 香港私立高校改革的方向 | 星島日報 |
2012-07-10 | 大學推行通識教育的策略 | 星島日報 |
2012-07-16 | 「橫琴模式」成一國兩制新突破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2-07-17 | 「一國兩制三體」為台港發展帶來新啟示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2-08-12 | 大學生宿舍轉型住宿式書院 | 星島日報 |
2012-10-23 | 讀大學選科不是為名利或潮流 | 星島日報 |
2012-11-07 | Advocate Residential Colleges for China | China Daily |
2013-01-09 | 住宿式書院踐行大學社群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3-01-19 | Urgent need for more government-funded undergraduate quotas | China Daily |
2013-01-30 | 急須擴展公帑資助大學本科生學額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3-02-02 | Students must pursue learning with joy and meaning | China Daily |
2013-03-12 | 大學排名榜:困惑、影響與反思 | 南華早報 |
2013-06-14 | 從大學生上街抗爭看大學公民教育責任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3-08-10 | 澳大橫琴新校區一國兩制新突破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3-08-12 | 「不可思議」的橫琴澳大新校區 | 南華早報 |
2013-08-21 | 解大學國際化爭議與迷思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3-08-23 | Achieving the unthinkable: University of Macau in Hengqin | China Daily |
2013-09-07 |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 China Daily |
2013-09-01 | 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一國兩制」下的新突破 | 信報財經月刊 |
2014-01-03 | 網上學習衝擊高等教育改革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4-01-24 | 人口政策與高等教育的誤解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4-03-13 | Online learning driving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 China Daily |
2014-04-30 | Real purpose of academic research is to seek truth | China Daily |
2014-05-10 | 回歸大學教學育人的本質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4-06-27 | 唸大學所為何事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4-03-01 | 大學排名榜:缺失、影響與反思 | 信報財經月刊 |
2014-08-01 | 現代大學目的、責任與價值之反思 | 明報月刊 |
2014-09-20 | 大學畢業生會否過多?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5-01-03 | 「君子企業調查」樹立商業倫理榜樣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5-01-01 | 大學要國際化 不要麥當勞化 | 信報財經月刊 |
2015-01-29 | 博雅教育 : 香港高校改革的啟示 | 灼見名家 |
2015-02-05 | 我們需要更多共享價值企業還是社會企業? | 灼見名家 |
2015-03-01 | 如何振興人文教育? | 明報月刋 |
2015-05-15 | 解年輕人難以向上流動的迷思 | 信報財經新聞 |
2015-07-31 | 環境育人: 論可持續發展與高等教育 | 信報 |
2015-10-16 | 大學國際化不應流於表面 | 星島日報 |
2015-12-04 | Businesses need more ethical leaders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1-08 | The Absolutes of True Leadership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1-22 | 「君子企業奬」商業道德榜樣(上) | 信報 |
2016-01-29 | 「君子企業奬」商業道德榜樣(下) | 信報 |
2016-02-19 |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fosters leadership qualities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3-04 | Students should take note of what subjects they enjoy when choosing a degree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4-01 | 急功近利 香港創科「車拉馬」 | 信報財經月刊 |
2016-04-06 | Society as a whole benefits from a high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4-15 | What Einstein does not not tell: How to choose between success and value?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6-06 | Students should learn how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not blindly follow the crowd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6-24 | Social Mobility and Education Equality: The government must directly subsidise lower-income self-financed degree students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7-22 | 大學選主修科 應重個人志趣理想 | 信報 |
2016-08-26 | Acquiring Transferrable Competencies for Life and Work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09-01 | 企業「為股東賺到盡」是謬誤 | 信報財經月刊 |
2016-09-10 | 學習批判性思維 | 信報 |
2016-09-19 | HSMC President Simon Ho’s letter to college freshmen encourages an open mind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10-06 | 「為股東賺到盡」是絕對的嗎? | 灼見名家 |
2016-10-13 | 股東理論: 「賺到盡」的謬誤與後果 | 灼見名家 |
2016-10-20 | 持份者理論 : 社會契約與平衡利益 | 灼見名家 |
2016-10-27 | 社企、創造共享價值及B型企業的局限——推動「持份者為本企業」模式 | 灼見名家 |
2016-10-28 | Management as a Liberal Art: A Noble Calling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11-25 | 當全球企業學習君子五德 | 灼見名家 |
2016-11-26 | 讓學生掌握應付未來的跨界能力 | 信報 |
2016-12-29 | The Myths and Realiti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6-12-31 | 管理作為博雅學科:崇高的召喚 | 信報 |
2017-01-25 | 企業社會責任CSR謬誤與真實 | 信報 |
2017-01-27 | 為什麼念人文學科最為「實用」? | 信報 |
2017-02-04 | 主流企業 vs B型企業 | 信報 |
2017-03-01 | 素養 VS 知識︰香港STEM的誤區 | 信報財經月刊 |
2017-03-04 | 香港私立自資院校策略性角色(上) | 信報 |
2017-03-17 | 下屆政府須檢視自資高等教育資助模式 | 星島日報 |
2017-03-31 | 香港私立自資院校 策略性角色(下) | 信報 |
2017-03-31 | Social Innovations and Public Values: Mainstream Corporations vs. Benefit Corporations | SCMP Education Post |
2017-04-19 | 私校起步遲但具策略性角色 | 灼見名家 |
2017-04-20 | 自資院校面對資源困難與教育公平 | 灼見名家 |
2017-05-02 | 香港青年政策與青年價值 | 信報 |
2017-05-23 | 新資源與本科教育公平 | 大公報 |
2017-06-03 | 三思大學之道 | 信報 |
2017-06-16 | 從股東至上到持份者模式:新思維與實際措施 | 灼見名家 |
2017-07-05 | Hong Kong’s self-funded colleges undergo rigorous, transparent quality checks | SCMP |
2017-07-14 | 九十後的特徵與啟示 | 信報 |
2017-08-11 | 將可持續發展目標 帶入每一個課堂 | 信報 |
2017-09-04 | 企業開放僱傭政策推動社會公平 | 信報 |
2017-09-09 | 大學通識教育 培養學生博雅融通能力 | 信報 |